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下
方言。懂得。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九章:“ 高拴儿 恍然大悟了。他点点头,说:‘我解下了。你说要光景过得美,就要大家伙儿一道搞,大家都参加合作社。’”
《漢語大詞典》:脱解
解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乃脱解印綬,推予 张耳 。”
分類:解下
《國語辭典》:解佩  拼音:jiě pèi
1.古代文官辞职时,解下身上所佩带的物品。比喻辞官退隐。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三:「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2.相传郑交甫到汉皋台下游玩时,遇见二仙女,解佩相赠后忽不见。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后遂以解佩为男女情爱期许之表徵。宋。晏殊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词:「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也作「解佩」。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
《漢語大詞典》:解鞍
解下马鞍。表示停驻。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令诸骑曰:‘前!’前未到 匈奴 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之三:“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唐 虞世南 《饮马长城窟行》:“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宋 姜夔 《扬州慢》词:“ 淮 左名都, 竹西 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漢語大詞典》:解说(解説)
舒解欢悦。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汉 郑玄 笺:“女行反入见我,我则解説也。”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太后乃解説。”
分類:解说欢悦
《漢語大詞典》:解绂(解紱)
解下印绶。指辞官。 汉 刘向 《列仙传·酒家》:“屈身佐时,民用不匱,解紱晨征,莫知所萃。” 晋 陆云 《答孙显世赠》诗之九:“解紱披褐,投印怀玉。” 宋 司马光 《与吴相书》:“虽復委远机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处;乃至投簪解紱,啸傲 东山 , 东山 亦非高枕之地也。” 清 姚鼐 《哭鱼门》诗:“一入 崤 函 身不返,空闻解紱买江船。”
《國語辭典》:解龟(解龜)  拼音:jiě guī
古代解下所佩带的龟印,辞官卸任。《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也作「解绶」、「解任」、「解组」。
分類:解下辞官
《漢語大詞典》:脱剑(脱劍)
(1).解下佩剑。比喻弃武修文。语出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剑也。”説,通“ 脱 ”。《孔子家语·辩乐》作“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脱剑”。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忆昔皇运初,众宾俱龙驤;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
(2).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 将西聘 晋 ,带寳剑以过 徐君 。 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 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 晋 ,故反,则 徐君 死于 楚 ……于是 季子 以剑带 徐君 墓树而去。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脱剑”用为悼念亡友之典。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悲来欲脱剑,掛向何枝好?”
《漢語大詞典》:脱骖(脱驂)
礼记·檀弓上:“ 孔子 之 卫 ,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贡 脱驂而賻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掛剑自知吾已许,脱驂不为涕无从。”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驂永念千秋义,岂止 淮隂 一饭恩。” 林学衡 《赠人》诗:“脱驂赠策非我分,絶笔何因更泣麟。”
《漢語大詞典》:卸鞍
解下马鞍。谓下马。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严驾越风寒,卸鞍犯霜露。”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卸鞍引羸蹄,解袜事芒屩。”
《漢語大詞典》:司明
(1).负责让眼睛明亮。谓使了解下情。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目,将司明也……而女不见,是不明也。”亦指眼睛。 清 曹寅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生人六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
(2).官名。 新莽 设置。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漢語大詞典》:褫带(褫帶)
(1).解下鞶带。谓辞官。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尔之来也,爰移两春。於是褫带青墀,挂冠朱闕。”
(2).解开衣带。谓脱衣安睡。新唐书·孝友传·程袁师:“母病十旬,不褫带,药不尝不进。” 宋 陆游 《斋居纪事》:“食罢,行五七十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3).表示闲适、欢快。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后从 江 韩 来,褫带欢莫涯。”
《漢語大詞典》:解印绶(解印綬)
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汉书·薛宣传:“ 游 ( 谢游 )得檄,亦解印綬去。”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 敬子 解其意。一夕,解印綬遁去。”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二节:“ 噶苏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鲁家 之异志,知事不可为,乃避难于 突厥 。”亦省作“ 解綬 ”、“ 解印 ”。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郡政有错,争之不从,即解綬去。”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元 张可久 《朱履曲·归兴》曲:“堂上先生解印,松边稚子迎门。”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下官 苏州 太守 卜康民 ,地处衝繁,事多盘错,未得掛冠之便,难萌解綬之心。”
《漢語大詞典》:解玺(解璽)
解下印玺。指退让帝位。汉书·霍光传:“﹝ 霍光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璽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梁书·谢朏传:“及 齐 受禪, 朏 当日在直,百僚陪位,侍中当解璽, 朏 佯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詔云:‘解璽授 齐王 。’ 朏 曰:‘ 齐 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是日遂以 王俭 为侍中解璽。”
《漢語大詞典》:达听(達聽)
谓广泛听取,了解下情。梁书·武帝纪中:“朕达听思治,无忘日昃,而百官羣务,其途不一,随时适用,各有攸宜,若非总会众言,无以备兹亲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