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邓椿(号 觉非叟 )
黄觉经
觉恩(字 以仁 号 断江 )
李天觉
释信明(字 真觉 兴国大师 )
王觉轩
余觉华(字 荣甫 )
照禅师(字 觉元 )
释普觉
僧觉岸( 觉岸 字 宝洲 吴 )
林泉生(字 清源 号 谦牧斋、觉是轩 文敏 )
郑觉民(字 以道 号 求我斋 )
释慧昙(字 觉原 杨 )
释觉庆(号 寿堂 )
其它辞典(续上)
布库里雍顺( 爱新觉罗 别称 爱新觉罗氏 )邓椿(号 觉非叟 )
黄觉经
觉恩(字 以仁 号 断江 )
李天觉
释信明(字 真觉 兴国大师 )
王觉轩
余觉华(字 荣甫 )
照禅师(字 觉元 )
释普觉
僧觉岸( 觉岸 字 宝洲 吴 )
林泉生(字 清源 号 谦牧斋、觉是轩 文敏 )
郑觉民(字 以道 号 求我斋 )
释慧昙(字 觉原 杨 )
释觉庆(号 寿堂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代帝室始祖,元时人。传仙女佛古伦降于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之布儿湖里泊,浴后见一神鹊衔一朱果,置其衣上。佛古伦衔于口中,即入腹成孕。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而成长。乘舟至长白山东南鳌莫惠(鄂谟辉)之鳌朵里(鄂多理)城,自称爱新觉罗氏,名布库里英雄。遂为当地三姓酋长共奉为主。按此说托之神话,然实有其人。“布库里英雄”意为布库里地方之豪杰,“雍顺”为后人所改。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椿号觉非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昌人。五岁,因乱失母。稍长,渡江涉淮,行乞而往,备历艰苦,得其母以归。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觉恩字以仁,号断江,四明人。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以仁,号断江,四明人。卓锡云门后住天平白云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明律篇
信明。字真觉。五台清凉疃高氏子。依本山清凉寺正洪长老削染。年十四业讲有声。二十四受大戒。述论弘赞戒章。又著盂兰等钞。发义精朗。甚为时辈传诵。加以行门自严。诵戒读经。殊无少怠。元主召见。法沁宸衷。赐号兴国大师。授僧统之职。勉应之。非所愿也。后从庆寿海云和尚。咨决心要。颇有省发。然不以得所解而废所行。益自督厉。戒光高显。于时无两。自贵戚以下。至士庶人。从师受菩萨戒者甚夥。化风被河朔矣。六十九示寂。获舍利无数。正觉寺有遗行碑。存焉。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宁建安人,字荣甫。有《修真捷径》。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照字觉元,四明人。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觉元,四明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佛日圆照普觉大师者,高昌人,与大休、弘觉、普圆、广慧四子偕至中庆圆通寺。元皇庆初元,天子特赐玺书,嘉其轨范高洁,德业诚旷。及延祐六年己未,重兴其寺。时滇南宗风,为之一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6—? 【介绍】: 元僧。湖州乌程人,字宝洲,俗姓吴。博通古今。住持松江佘山昭庆寺。尝考释氏事实,著《释氏稽古略》。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宝洲。名觉岸。吴兴吴氏子。从独孤明禅师。落发受具。与师同参晦机。后开法于松江南禅。讲楞严。至七徵心。忽净瓶水腾涌。注于怀。听众惊愕。师笑曰。此偶然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9—1361 【介绍】: 元福州永福人,字清源,号谦牧斋,更号觉是轩。文宗天历三年进士,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累官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为文宏健雅肆,诗豪宕遒逸,为闽中名士,尤邃于《春秋》。有《春秋论断》、《觉是集》。元诗选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皆以文学为闽中名士。泉生学邃于《春秋》,天历庚午,登进士第。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迁永嘉尹,调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辞。会复置行省,改理问,寻升郎中,迁知漳州。召入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卒,谥文敏。清源以志略自负,不能下人。后稍自晦抑,号谦牧斋。晚益折节,更号觉是轩。为文宏健雅肆,诗豪宕遒逸。所著有《春秋论断》及《觉是集》二十卷。维基
林泉生(1299年—1361年),字清源,号谦牧斋,晚号觉是轩,江浙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进士出身。林泉生出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自小好学,先后治《易》与《春秋》。天历三年(1330年)登庚午科左榜进士,授福清州同知。任永嘉县尹。性自负,好议论,常与门生畅谈至深夜。官至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卒谥文敏。著有《春秋论断》及《觉是集》二十卷。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等人并称“元末闽中文学四大名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0—1364 【介绍】: 元庆元鄞县人,字以道,号求我斋。郑芳叔子。学极该博,应科举,一试不中,即弃去。以荐为郡博士,不赴。年过五十,始荐为衢州路龙游县教谕,未几即弃去。后举为婺州路教授,改处州,令下已卒。有《求我斋集》。甬上耆旧诗·卷三
字以道,蒙隐先生子也。积学笃行,与程畏斋齐名。其所学,自经史传记,下及百氏之言,无不究览,学者翕然尊之。郡守王元恭将行乡饮酒礼,先生为酌定礼仪,邻郡取以为法。性至孝,母常患目,日以舌舐之即愈。复病痱,侍朝夕不敢解带。既定日,葬父适病痞甚,人谓不宜临圹,先生泣曰:幸从先人讫大事,即道死不憾。返而差,以荐为龙游教谕,三月即谢归。诏徵遗逸,授处州教授,适疾卒。有求我斋集三十三卷。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昙。字觉原。天台人。依越之法果寺。时广智笑隐䜣公。说法中天竺。师造焉。备陈求道之切。广智斥曰。从外入者。决非家珍。道在自己。岂向人求耶。师退。凝然独坐一室。久之无所入。广智一日举百丈野狐话。师大悟曰。佛法落我手矣。广智曰。尔见何道理。敢尔大言。师展双手曰。不直一文钱。广智颔之。丙申。王师定建业。师谒上于辕门。上见师气貌异。尝叹曰。此福德僧也。命主蒋山太平兴国禅寺。时当俭岁。师化食以给。其众无阙乏者。山下田人。多欲𨽻军籍。师惧寺田芜废。请于上而归之。山之林木。为樵所剪伐。师又陈奏。上封一剑授师曰。敢有伐木者斩。山木赖以全。踰年丁酉。改龙翔为天界。诏师主之。每设广荐法会。师必升座。举宣法要。车驾亲帅群臣幸临。恩数优渥。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筵至无所容。先是。僧堂寮库。有司权以贮戎器。久而不归。上见焉。亟命出之。洪武元年。开善世院。秩视从二品。特授师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寺。统诸山释教事。降诰命。俾服紫方袍。章逢之士。以释氏为世蠹请灭除之。上以其章示师。师曰。孔子以佛为西方圣人。以此知真儒不必非释。非释必非真儒也。上亦以佛阴翊王度。却不听。庚戌夏。奉使西域。辛亥秋。至省合剌国。布宣天子威德。其国王喜甚。馆于佛山寺。待以师礼。一日呼左右谓曰。予不能复命矣。跏趺端坐。夜参半问云。日将出否。曰未也。已而复问。至于四三。曰日出矣。恬然而逝。其日盖丙子云。踰五日颜貌如生。王大敬叹。斲香为棺。聚香代薪。筑坛而茶毗之。师广颡丰颐。平顶大耳。面作红玉色。耳白如珂雪。目光烂烂射人。学者见之。不威而慑。及即之也。盎然而春温。其遇禅徒。随机而应。未尝务为奇巧。闻者自然有所悟入。虽位隆望重。恒处之若寒素。无毫发自矜意。为人寡言笑。喜怒任真。不能以贵贱异其颜色。然毗翊宗教。无一息敢忘。广厦细旃之间。从容召对。据经持论。每罄竭蕴蓄。松园之复释道私租之免。皆师之所请也。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
慧昙禅师。字觉原。出天台杨氏。少信佛僧。及得度于绍兴之法果寺。具足律仪。去就秘重。游泳止观。华严义坛特称之。当尔时。元剌嘛为帝者师。独尚禅宗。诸山禅席大振。昙阴疑焉。乃展阅禅册。难入理解。不觉心惭。而起曰。一言有碍。万劫羁锁。遂抵武林。谒笑隐䜣禅师。发明旨要。䜣公居中竺。从游者。皆一时名贤。互争识昙。昙之望遂显。未发。开法牛。首次迁清凉其临众寂静。虽数千指。经营内外。而终岁不闻笑詈之声。以故风倾都下。而保宁蒋山二刹。皆归于昙。昙常谓众曰。一句子黑漆黑。无把柄有准则。还会么。碓捣东南。磨推西北。又曰。威音王以前。弥勒佛以后。有个现成公案。未敢与汝说破。何故。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于是。有道之流。益亲朋。初高帝。改金陵龙翔寺。为天界。采有德禅宿主之。画院。因图诸山禅师顶相。进于上。上独喜昙相曰。太平隆运沙门也。遂以昙居天界。上常易服携近臣。私幸天界。见昙跏趺丈室。俨然在定。上顾良久。叹美而去。僧问曰。驾至。师何不迎。昙曰。驾至乎。曰。然。昙屈指曰。山僧持五戒。僧罔措其语。朝旨赐昙。号曰演梵善逝利国崇教大禅师。上堂曰。只个现成公案。众中领解者极多。错会者不少。所以金鍮不辨。玉石不分。龙河者里。直要分辨去也。张上座。李上座。一个手臂长。一个眼睛大。总似今日达磨一宗。教甚么人担荷。嘘一声。下座。洪武三年。高帝择有志沙门。通诚佛国。昙应诏。夏六月御饯都门。从行者二十馀人。道经高昌素叶诸国。诸国俱尊礼之。以象马传送。达僧伽罗国。国王并群臣。迎昙公于佛山精舍。师事之。膝行求法。敬留休息。昙示微疾。乃呼左右曰。吾不复进矣。又与僧伽王言别。复书遗表并示诸国法语。至夜半问曰。日出否。对曰。未。问至再三。侍者曰。日出矣。乃趺坐。向西而寂。时洪武四年九月也。其国老臣。以辟支弗塔悬记而白王。王遂奉昙禅师。袝葬焉。明年。尚书回奏。高帝览遗表。而嘉惜曰。中原有僧。万国之光。敕建浮屠于雨花台之左。瘗其所遗衣履。表崇德也。继而奉诏西行。有宗泐禅师。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慧昙,字觉原。姓杨氏,天台人也。母贾氏,梦明月自天而堕,取而吞之,遂有娠。及生,容貌嶷如,不与群童狎。每入塔庙,辄对法王瞻礼。父母察其有方外缘,使依越之法果寺诵经论。年十六,为大僧,受具戒。已而学律于明庆杲公,习教于高丽教公。精进力久,忽自叹曰:“毗尼之严,科文之繁,固吾佛祖方便示人。若欲截断众流,一超直入,非禅波罗密曷能致之。”时广智笑隐䜣,方敷扬大法于中天竺。海内仰之,如景星庆云。昙往造焉,备陈求道之切。广智曰:“从外入者,决非家珍。道在己耳,奚向人求耶。”昙退凝神,独坐一室,久之未有所入。广智一日举百丈野狐语,乃大悟,曰:“佛法入我手矣。只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广智曰:“尔何所见,敢大言邪。”昙展两手以示,广智颔之,乃命侍香。天历二年己巳,龙翔新建,文宗命广智为开山住持,昙实从之,为掌藏钥。明年庚午,广智如燕都,见文宗于奎章阁。同行者皆股栗不能前,昙独神气恬然。广智叹曰:“真吾家师子儿也。”及归寺,新铸铜钟成。广智曰:“非福慧兼美,莫先鸣钟。”乃命昙首击之。至顺二年辛未,出主牛头山祖堂寺。昙畚剔秽荒,为之起废。使殿阁一新,且改其号为“祖山寺”。至正三年癸未,迁清凉广惠禅寺。昙复自撙节,使有馀赀,兴葺颓废。帝师嘉之,授以“净觉妙辩”之号。寻迁保宁。十六年丙申,明兵取建业,昙谒太祖于营门。见其气貌异常,叹曰:“此福德僧也。”命主蒋山太平兴国寺。时当俭岁,香积之供,恃有檀施,众无匮乏。山下田夫,多隶军籍。昙惧寺田芜废,请而归之。山中林木为樵者剪伐,又请而禁之。踰年丁酉,诏改龙翔为大天界寺,命昙主之。每设法会,昙必升座,举宣秘要。车驾亲临,恩数优洽。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筵至无所容。先是僧堂寮库,有司权以贮戎器,久而不归。复请于朝,太祖乃命相国李韩公出之,且御书“天下第一禅林”,县之寺门。洪武元年戊申春三月,开善世院,秩视从二品,特授昙“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寺,统诸山释教,颁之诰命,赐以紫方袍。时章逢之士,以释为世蠹,请灭除之。疏再上,太祖以其章示昙。昙曰:“孔子以佛为西方圣人,以此知真儒必不非释,非释必非真儒。”太祖亦以佛教阴翊王度,又善昙言,毁释之议遂寝。又闻寺僧多行非法,命昙严驭之。昙但诱以善言,诸部沙门污染习俗者,咸思荡涤,不悖教范。二年己酉冬,得瘖疾,始罢院事。三年庚戌春三月,疾良已。夏六月,奉使西域。四年辛亥秋七月,至省合刺国,宣布威德。其国王感慕,馆于佛山寺,待以师礼。九月庚午示疾。甲戌见王,自陈欲归之意。王令名僧咸来相慰。乙亥浴沐更衣,呼左右曰:“余不能复命矣。”趺坐,夜半问:“日出否?”侍者曰:“未也。”已而复问,至于三、四,曰:“日出矣。”恬然而寂,明洪武四年辛亥秋九月丙子也。踰五日,貌如生,国王大敬叹,聚香代薪,筑坛而焚之。王率百僚至坛下,命比丘千馀旋绕诵诸陀罗尼咒,至火灭方已,拾灵骨祔葬其国舍利塔中。七年甲寅秋九月丙寅,天界住持宗泐,始奉遗衣,藏于金陵聚宝山雨华台傍。昙广颡丰颐,平顶大耳,颜作红玉色,耳如白珂,目光炯炯射人。学者见之,不威而慑,及即之也,盎然而温。若有所叩,随机而应,未尝务为奇巧,闻者自然有所悟入。其毗翊宗教无一息或忘,广厦细旃之间,从容召对,据经持论,每罄其蕴蓄。松园之复,释氏私租之免,皆昙所请也。弟子法印净戒辑其行事,乞金华宋濂为之铭,具《文宪集》。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遗身篇
觉庆。号寿堂。四明毛氏子。弱岁礼寿梅峰为落发。师精戒律。游戏人间。脱然无碍。凡可以泽物利人之事。至于甃衢。凿井。施汤。茗行。针药。事无钜细。靡不鼓勇直前。见人行之。如出乎己。助成益力。至正间。至云间随喜。普炤佛会。忻然欲就。会入灭期。以正月二十三日。预作书。别四明及杭之曲院道友。附偈曰。无量劫来元有我。无有有我我亦无。无我无人无觅处。荡荡光明耀太虚。人皆止之。不听。有陈源坚者。迎归其家。越二日。师曰。月明立到三更后。彻骨寒来有几人。既云归去。胡颜复留。言已寂然。探之已逝矣。大众奔赴。舁于西延恩。茶毗。而遍体汗下。复迎归。是夕红光烛天。停十日颜貌如生。须发自长。源坚深信。舍所居为庵而祠之。加髹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