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5,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相视
仰视
视听
视事
坐视
视草
高视
回视
视朝
自视
熟视
一视
虎视
顾视
目视
《漢語大詞典》:相视(相視)
视察;察看;察验。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遽信其説,即使相视地形,万一官吏苟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糜帑廪,下夺农时。”金史·宣宗纪下:“三月辛丑,议迁 睢州 ,治书侍御史 蒲鲁虎 奉詔相视 京东 城池,还言勿迁便,乃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刘安柱 得何病而死?快叫仵作人相视了回话。”
分類:视察察看
《国语辞典》:仰视(仰视)  拼音:yǎng shì
抬头看。《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西游记》第四一回:「若见了菩萨,切休仰视,只可低头礼拜。」
分类:仰视抬头
《國語辭典》:视听(視聽)  拼音:shì tīng
1.见闻。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然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
2.耳目。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國語辭典》:视事(視事)  拼音:shì shì
治事、任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称疾不视事。」《汉书。卷七六。王尊传》:「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
《國語辭典》:坐视(坐視)  拼音:zuò shì
1.旁观而不理。《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辱骂。程德谋既同掌兵权,何故坐视?」《精忠岳传》第一六回:「傥或有失,那奸臣必然上本,反说相公坐视不救。」
2.坐看。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诗:「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卧看毡取盗,坐视麦漂雨。」
《國語辭典》:视草(視草)  拼音:shì cǎo
1.查视诏令的文稿。《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
2.起草诏书。《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四。焦竑传》:「仁锡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漢語大詞典》:高视(高視)
(1).向高处看。 汉 扬雄 《甘泉赋》:“仰撟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耳。’” 唐 刘沧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楼》诗:“几到 西林 清浄境,层臺高视有无间。”
(2).傲视,小看。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迹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 唐 张九龄 《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 文王 多士, 周 室以寧; 武帝 得人, 汉 家为盛。而高视前古,独不在於今乎?” 金 王若虚 《送李鹏举赴试序》:“辞欲其精,意欲其明,势欲其若倾,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勿怪勿僻勿猥,而并若是者,所向如志,敌功无劲,可以高视而横行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宂篇下:“ 钟 ( 钟会 )高视一世,而居 诞 ( 诸葛诞 )二子间,其人可想。”
《漢語大詞典》:回视(回視)
回顾,回头看。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明 李东阳 《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回视曩昔,同年而生,并命而出。” 清 姚鼐 《登泰山记》:“回视 日观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國語辭典》:视朝(視朝)  拼音:shì cháo
天子临朝听政。《礼记。曾子问》:「诸侯相见,必告于祢,朝服而出视朝。」宋。无名氏《梅妃传》:「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
《國語辭典》:自视(自視)  拼音:zì shì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孟子。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國語辭典》:熟视(熟視)  拼音:shú shì
1.细看。《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熟视赵尧,曰:『无以易尧。』」《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牧童亦停牛罢笛,熟视玄德,曰:『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
2.瞪著眼睛看。《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元万顷传》:「性重慎,未尝语禁中事,人及其醉问,亦熟视不答。」
分類:注目细看
《漢語大詞典》:一视(一視)
(1).看一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其 河 洛 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新唐书·吴凑传:“ 凑 叩鞍一视,凡指擿,尽中其弊。”《花月痕》第三七回:“ 荷生 瞥见上屋有个艷妆侍儿出来,凝眸一视,却是 红豆 站在帘边。”
(2).同样看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騫驴布韉与金鞍骏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与绣帷玉枕同一寝也。知此,则贫富贵贱可以一视矣。” 明 宋濂 《詹士龙小传》:“饮食衣服,一视诸子,外人不能辨。”
(3).全看;完全按照。 宋 陆九渊 《陆修职墓表》:“授经之士,或以独步胶庠,或以擅塲南省,而公之与否,曾不以是,一视其言行如何耳。”
《國語辭典》:虎视(虎視)  拼音:hǔ shì
如老虎般极为凶猛的注视。《文选。左思。吴都赋》:「拥之者龙腾,据之者虎视。」《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就探虚实。」
《漢語大詞典》:顾视(顧視)
(1).转视,回视。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於 江 水之中矣。”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秦丞相 晚岁权尤重,常有数卒,皁衣持挺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之。”
(2).探视。《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 临安 ,妾乡也。从君至此已閲三秋,今愿得偕行,以顾视 翘翘 。”
《漢語大詞典》:目视(目視)
以目示意。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还归 汉 也。” 颜师古 注:“以目相视而感动之,今俗所谓眼语者也。”
分類:目视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