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42,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观名计利
观台书(又作:鲁台观 鲁观天)
观涛
玉壶观世
虎观英游
京观
井观
刘商观奕
落迦山观音
秦太虚
唐昌仙观(又作:唐昌观)
陶潜观海图
翼奉观性
词典
观察
可观
典故
观名计利


《庄子》杂篇·卷九下《盗蹠》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不可一日不为乎!』」

例句

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

典故
台云书端
 
观台书
 
云物呈祥
 
鲁台观
 
鲁观天
 
鲁云书端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传五年〉~205~
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晋·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云物,气色灾变也。《传》重申周典。不言公者,日官掌其职。」
典故 
观涛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例句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因誇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典故
一壶
 
一壶天
 
仙壶
 
仙家碧玉壶
 
入壶
 
壶中
 
壶中仙客
 
壶中化国
 
壶中天地
 
壶中永日
 
壶中闲日
   
壶天不老
 
壶天谪
 
壶天风月
 
壶里
 
玉壶先生
 
玉壶观世
 
玉壶贮天地

相关人物
壶公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3~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神仙传》卷五〈壶公〉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简释

壶中天地: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壶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例句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储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吴融 湖州晚望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尚颜 宿寿安甘棠馆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李敬方 遣兴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王维 赠焦道士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王起 赠毛仙翁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卢纶 题天华观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窦常 茅山赠梁尊师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十韵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蒋防 至人无梦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许浑 茅山赠梁尊师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许浑 赠萧链师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贯休 故林偶作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钱起 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钱起 窗里山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钱起 药堂秋暮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钱起 送柳道士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顾况 步虚词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马戴 谒仙观二首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马戴 送王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高蟾 送张道士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鲍溶 周先生画洞庭歌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鲍溶 与峨嵋道士期尽日不至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典故
虎观英游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37~
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暴秦,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承师,亦别名家。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此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蓺也。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鯈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于戏,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宣公·传十二年〉~397~
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典故
井观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63~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唐·成玄英疏:「海若知河伯之狭劣,举三物以譬之。夫坎井之蛙,闻大海无风而洪波百尺,必不肯信者,为拘于虚域也。夏生之虫,至秋便死,闻玄冬之时,水结为冰,雨凝成霰,必不肯信者,心厚于夏时也。曲见之士,偏执之人,闻说虚通至道,绝圣弃智,大豪末而小泰山,寿殇子而夭彭祖,而必不信者,为束缚于名教故也。而河伯不至洪川,未逢海若,自矜为大,其义亦然。」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韩愈十二·原道〉~5648~2~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为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閒。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典故
刘商观奕


《侍儿小名录拾遗》
《树萱录》:刘商夜游湘中,秋月方皎。忽见水中一画舫,有七、八女子容止儇丽,若为呼卢戏,其具俱希世之宝,前有红腊枝擎以金盘。商骇讶未绝,闻舟中语曰:「紫阳真人昨给刘商黄精二斤,乃玉帝所饵之余,食之者为地仙。」一女子曰:「此人不远,可邀致之。」忽闻人呼商,遂即舟边拜。一女子命侍儿杨孟珠斛一杯云母浆,商取饮。一女子笑曰:「此人不固者,无丹元气耳。」因曰:「慎自精修,去尔贪忍,灵饵渐近,天爵宣修。」复送之岸。商觇之,直至舜妃庙前,落帆入庙。黎明,庙中得巴笺,诗句后,果得至人遗精,服饵后,不知所在。
典故
落迦山观音


《云麓漫钞》卷二~29~
补陀落迦山,自明州定海县招宝山泛海东南行,两潮至昌国县,自昌国县泛海到沈家门,过鹿狮山,亦两潮至山下。正南一山曰玩月岩,循山而东曰「善财洞」,又东曰「菩萨泉」,又东曰「潮音洞」,即观音示现之处。又东曰仙人迹,又东曰甘露潭,东即大海。南逾海曰善射醮,南亦大海。自玩月峰之上过一山,中有平地,四山包之,即补陀寺。寺后正北曰狮子岩,左曰真歇庵,右曰佛迹石,狮子岩上曰妙应峰,乃最高处。东曰盘陀石,又东曰白衣峰,又东曰圜通岭,又东曰古寺基,又东曰里党、外党,又东曰桑木湾,下曰木柆,东即大海。白衣峰下曰无畏石,又下曰象岩。自妙应峰西曰石观音,下即佛迹,又西曰善财峰,又西曰西方岩,又西曰弥陀峰,西即大海。自西登舟,有路曰高丽道头,循东经普门岭,上有塔子峰,旁曰梅岑,自此又东复南入寺;由普门岭自南有路,循玩月岩北至财洞及观音岩寺前路,循东到古寺基,过圜通岭,即山之北,亦大海。此山在海中,初,高丽使王舜封船至山下,见一龟浮海面,大如山,风大作,船不能行,忽梦观音,龟没浪静。申奏朝廷,得旨建寺,乃元丰三年也。华严经云:「补怛洛迦山,亦云小白花山,今此山皆白丁香花。东南天水混合无边际,自东即入辽东、渤海、日本、毛人、高丽、扶桑诸国。自南即入漳、泉、福建路云。」观音多现于洞中,或于岩上及山峰,变化不一,甚著灵验。
典故
秦太虚

相关人物
秦观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列传六·秦观〉~32~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见苏轼于徐,为赋黄楼,轼以为有屈、宋才。又介其诗于王安石,安石亦谓清新似鲍、谢。轼勉以应举为亲养,始登第,调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轼以贤良方正荐于朝,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迁正字,而复为兼国史院编修官,上日有砚墨器币之赐。
典故
唐昌仙观
 
唐昌宫
 
唐昌花蕊
 

《太平广记》卷六十九〈女仙十四·玉燎院女仙〉~427~
长安安业唐昌观,旧有玉蕊花。其花每发,若琼林瑶树。唐元和中,春物方盛,车马寻玩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绿绣衣,垂双髻,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迥出于众。从以二女冠、三小仆,皆草髻黄衫,端丽无比。既而下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异香芬馥,闻于数十步外。观者疑出自宫掖,莫敢逼而视之。伫立良久,令女仆取花数枝而出。将乘马,顾谓黄衫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此行矣。」时观者如堵,咸觉烟飞鹤唳,景物辉焕。举辔百余步,有轻风拥尘,随之而去。须臾尘灭,望之已在半空,方悟神仙之游。余香不散者经月余。时严休复、元稹、刘禹锡、白居易俱作玉蕊院真人降诗。严休复诗曰:「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眼冷未逢真。不如一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又曰:「香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颜。惟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玉鬟。」元稹诗云:「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自得知。」刘禹锡诗云:「玉女来看玉树花,异香先引七香车。攀枝弄雪时回首,惊怪人间日易斜。」又曰:「雪蕊琼葩满院春,羽林轻步不生尘。君王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白居易诗云:「瀛女偷乘凤下时,洞中暂歇弄琼枝。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
典故
陶潜观海图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四〈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例句

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李德裕 海鱼骨

典故
翼奉观性

相关人物
翼奉


《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徵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上以奉为中郎,召问奉:「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奉对曰:「师法用辰不用日。辰为客,时为主人。见于明主,侍者为主人。辰正时邪,见者正,侍者邪;辰邪时正,见者邪,侍者正。忠正之见,侍者虽邪,辰时俱正;大邪之见,侍者虽正,辰时俱邪。即以自知侍者之邪,而时邪辰正,见者反邪;即以自知侍者之正,而时正辰邪,见者反正。辰为常事,时为一行。辰疏而时精,其效同功,必参五观之,然后可知。故曰:察其所繇,省其进退,参之六合五行,则可以见人性,知人情。难用外察,从中甚明,故诗之为学,情性而已。五性不相害,六情更兴废。观性以历,观情以律,明主所宜独用,难与二人共也。故曰:『显诸仁,臧诸用。』露之则不神,独行则自然矣,唯奉能用之,学者莫能行。」

例句

京房推律,翼奉观性。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观察(觀察)  拼音:guān chá
1.仔细察看。《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
2.唐、宋诸道设观察使,明清称各道道员为「观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因心里喜他殷勤,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把与他盛花儿针线。」
《國語辭典》:观察使(觀察使)  拼音:guān chá shǐ
职官名。唐代设置,为各道的最高长官,负责察访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唐中叶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后改为采访处置使,又改为观察处置使。宋代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國語辭典》:可观(可觀)  拼音:kě guān
1.值得看,有观赏价值。《易经。序卦》:「物大然后可观。」《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2.表极甚之词。《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高位重爵,坦然可观。」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漢語大詞典》:广陵涛(廣陵濤)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后即以“广陵涛”称 广陵 (今 扬州 ) 曲江 潮。 汉 时其势浩大,蔚为壮观。尔后势渐杀。 唐 大历 后迄不见。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我来 扬都 市,送客回轻舠。因夸 楚 太子,便睹 广陵 涛。” 清 赵翼 《庐山》诗:“ 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 五老 来相招。”参阅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 清 梁章鉅 《〈文选〉旁证》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壶天(壺天)  拼音:hú tiān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相传其能于一空壶中变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且夜宿其间。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五。
2.比喻仙境或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京观(京觀)  拼音:jīng guàn
古代战争胜利者为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首获十馀万人,筑京观于城南。」也作「京丘」。
《漢語大詞典》:唐昌观(唐昌觀)
唐 道观名。在 长安 安业坊 南。以 玄宗 女 唐昌公主 而得名。观中有玉蕊花,传为公主手植, 唐 宋 诗人多有吟咏。参阅 唐 康骈 剧谈录卷下、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