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7,分3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要之
要知
要当
要须
要害
要津
要路
不要
要令
只要
久要
要人
要是
大要
正要
《漢語大詞典》:要之
犹总之。史记·张仪列传论:“要之,此两人(指 苏秦 、 张仪 )真倾危之士哉!”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 潼关 皆土,无拳石。虽皆号称天下险固,要之 潼关 不若 剑门 。”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重枣’是怎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
分類:要之总之
《國語辭典》:要知  拼音:yào zhī
1.须知。《佩文韵府。卷二六上。尤韵》引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面首新。」
2.若想知道。如:「要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喻世明言。卷二○。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要知山下事,请问过来人。』这事我也曾经来。」
《漢語大詞典》:要当(要當)
自当;应当。后汉书·冯鲂传:“我与 季 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 唐 牟融 《寄周诏州》诗:“功业要当垂永久,名利那得在须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要当牢记吾言,后会亦不远也。”
分類:要当应当
《漢語大詞典》:要须(要須)
(1).必须;需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满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 宋 李纲 《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报,止遣水军屯 蘄阳 ,要须 九江 有兵与之相照应,乃为得策。”
(2).必定;总会。 唐 雍陶 《感兴》诗:“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 宋 苏辙 《病后》诗:“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清 顾炎武 《祖豫州闻鸡》诗:“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
《國語辭典》:要害  拼音:yào hài
1.人体中容易致命的部位。《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2.重要的部分或形势险要的地方。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
《國語辭典》:要津  拼音:yào jīn
1.重要的渡口。唐。薛能〈新雪八韵〉:「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
2.显达重要的地位。唐。杜甫〈太岁日〉诗:「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
《國語辭典》:要路  拼音:yào lù
1.必经的道路。《北史。卷四三。李崇传》:「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
2.显重的地位。《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于人也。」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國語辭典》:不要  拼音:bù yào
1.要的相反词。《红楼梦》第六五回:「若小的不尽心,除非不要这脑袋了!」
2.禁戒之词。如:「不要动」、「若有喝酒不要开车。」唐。杜甫〈八哀〉诗之六:「不要悬黄金,胡为投乳贙?」
3.不可。有委婉劝阻的意思。如:「大哥,不要忘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这些做法,我已知道了。你不要恼,我可以帮衬你。」《红楼梦》第七回:「你千万看著我不要理他。」
《高级汉语词典》:要令  拼音:yào lìng
主旨;要旨
《國語辭典》:只要  拼音:zhǐ yào
1.只须。用于连接句子,表示若具备足够条件即可,下文常有「就」、「都」、「便」等词相呼应。如:「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2.一定要。《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國語辭典》:久要  拼音:jiǔ yāo
1.旧约,以前的约定。《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抱朴子。外篇。行品》:「守一言于久要,历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2.老朋友。唐。沈亚之《秦梦记》:「本以小女将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國語辭典》:要人  拼音:yào rén
显贵而有权势的人。《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國語辭典》:要是  拼音:yào shì
若是、如果是。如:「要是他来了,怎么办?」《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要是一时大意,被人家带上一笔,那却不是顽的。」
《國語辭典》:大要  拼音:dà yào
1.主要的旨意、概要。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五三:「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
2.事情的重要关键。《晋书。卷一。宣帝纪》:「帝谓演曰:『军事大要有五。』」
《國語辭典》:正要  拼音:zhèng yào
即将、刚要做某事。《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扎筏子呢,连他屋里的事都驳了两三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岂知正要往下听,忽见女人同那个瘦长条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