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清要
要我
要务
体要
险要
要妙
华要
要必
冲要
机要
枢要
要官
要非
要职
且要
《國語辭典》:清要  拼音:qīng yào
1.清高显要。《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学士之职,清要贵重,非他官可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这魏生年少不检,不宜居清要之职,降处外任。」
2.清楚简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及傅毅七激,会清要之工。」
《韵府拾遗 哿韵》:要我
张咏诗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
《國語辭典》:要务(要務)  拼音:yào wù
重要的事务。《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汉书。卷七五。翼奉传》:「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
《國語辭典》:体要(體要)  拼音:tǐ yào
1.大体、纲要。汉。荀悦 汉纪序:「于是乃作考旧,通连体要,以述汉纪。」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执政乃始奉诏拜翰林学士承旨。问治道体要,公以简易诚明为对。」
2.体统、体制。《宋书。卷七四。列传。沈攸之》:「谓人曰:『州官鞭府职,诚非体要,由小人淩侮士大夫。』」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三辅黄图》:「以长乐未央建章北宫甘泉宫为纲,而以其中宫室台殿为目,甚得体要。」
3.切实而简要。《书经。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
4.谓领悟要旨。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國語辭典》:险要(險要)  拼音:xiǎn yào
地势险阻的重要地点。《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三国演义》第五回:「馀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國語辭典》:要妙  拼音:yāo miào
精微美好的样子。《文选。成公绥。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唐。沈既济《任氏传》:「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不止赏玩风态而已。」也作「要眇」。
《漢語大詞典》:华要(華要)
犹显要。指显贵清要的职位。《宋书·孔顗传》:“记室之局,实惟华要,自非文行秀敏,莫或居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论而当,当施行之;论而不当,自有公议,不宜以语言见侵,便怀私忿,况身在华要,宜务宽大。”辽史·耶律胡吕传:“以善战,屡更华要,迁千牛卫大将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噫,翰林官以是左迁,视今之废书不观、滥躋华要者,荣辱何如!”
《漢語大詞典》:要必
大体总是;总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佟客:“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 严复 《〈法意〉按语》:“若夫 欧 美 诸邦,虽治制不同,实皆有一国之民,为不祧之内主。故其为政也,智慧虽浅,要必以一国为量,而作计动及百年。” 大我 《新社会之理论》一:“夫社会之演新改良,必非一原因得而导之爆裂也,要必有远因、近因、正因、负因,杂沓奔赴其中。”
《國語辭典》:冲要(衝要)  拼音:chōng yào
军事或交通要地。《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景传》:「景乃商度地埶,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我等正当淮南冲要之处,二弟切宜小心在意。」
《國語辭典》:机要(機要)  拼音:jī yào
1.机密重要的事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新五代史。卷二四。唐臣传。郭崇韬》:「中门之职,参管机要。」
2.机密重要的职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时殷仲堪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梁书。卷二五。列传。周舍》:「其学思坚明,志行开敏,劬劳机要,多历岁年,才用未穷,弥可嗟恸。」
3.机密重要的。如:「机要工作」。
4.精义要旨。唐。孔颖达〈书经正义序〉:「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纲而撮机要。」唐。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國語辭典》:枢要(樞要)  拼音:shū yào
1.关键。《荀子。正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
2.行政机关总汇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漢語大詞典》:要官
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职。 唐 白居易 《哀二良文》序:“大夫,人之望也;员外,国之良也。咸克洁於身,俭於家,勤於邦;又申之以言行文学,智谋政事。故其歷要官,参剧务。”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宜补缺员,以育人材。”
《漢語大詞典》:要非
(1).犹言总不是。 唐 韦应物 《有所思》诗:“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归四明》诗:“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军制:“故审讯裹胁之徒,其供称曾经杀人,要非其本心也。”
(2).犹言若不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然事虽暗昧,必有其间,要非审思研察,不能得也。”
《國語辭典》:要职(要職)  拼音:yào zhí
重要的职位。《三国志。卷四一。蜀书。杨洪传》:「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北史。卷八六。循吏传。孟业传》:「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
分類:要职职位
《国语辞典》:且要  拼音:qiě yào
只要、就要。《景德传灯录。卷二二。福州永隆院瀛和尚明慧禅师》:「『为什么道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师曰:『为闹乱,且要断送。』」《朱子语类辑略。卷四。南轩张氏》:「敬夫高明,他将谓人都似他,才一说时,便更不问人晓会与否,且要说尽他个。」
分类:只要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