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西王母


旧题汉·桓驎《西王母传》
西王母者,九灵太庙龟山金母也。……为阴极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

例句

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蕣颜。 严休复 唐昌观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怅然成二绝

典故
汉昭登位

相关人物
刘弗陵(西汉昭帝)


《汉书》卷七《昭帝纪》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语在外戚传。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

例句

汉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长。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三首

典故
河西诏

相关人物
窦融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融〉~798~
五年夏,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彊,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具长史所见,将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必有任嚣效尉佗制七郡之计。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因授融为凉州牧。
典故 
西厢

相关人物
张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莺莺传〉~402~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馀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洌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氢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馀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试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
典故
一笑且开口
 
一笑难逢
 
欢笑惟三五
 
笑口西阔
 
笑口开
 
笑口难开
 
笑才四五
  
开口随时笑
 
开欢笑口
 
开笑口
 
难逢一笑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盗蹠〉~000~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穷之閒,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

例句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独孤及 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

典故
浣纱

相关人物
西施


南朝宋·孔灵符(旧题晋·孔烨)《会稽记》
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瀚沙石。……诸暨县北界有罗山,越时西施郑旦所居,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晒纱处,今名纻罗山。」

例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张子容 春江花月夜二首之一

别有浣纱吴女郎,行尽绿潭潭转幽。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 洛阳女儿行

典故
积金满西园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传·张让传》
「凡诏所徵求,皆令西园驺密约敕,号曰『中使』,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二三千万,馀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有钱不毕者,或至自杀。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又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仞积其中。」唐·李贤注:「仞,满也。」
《昭明文选》卷三〈赋乙·京都中·东京赋〉~20~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岁惟仲冬,大阅西园。三国吴·薛综注:「西园,上林苑也。」

例句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典故
济西田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僖公·传三十一年〉~286~
传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

例句

已闻天下泰,谁为济西田。 张聿 馀瑞麦

典故
将军西第

相关人物
梁冀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82~
冀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纳奸亡。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人,名曰「自卖人」。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972~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埶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族孙日磾,献帝时位至太傅。

例句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典故
一口吸老庞
 
一口吸西江
 
口吸西江
 
尽吸西江
 
西江吸尽

相关人物
庞蕴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63~2~
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典故
哭征西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国子)耿秉〉~77~
明年秋,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救戊己校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徵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事并事宪传。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陈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馀。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馀人送葬。谥曰桓侯。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流血。

例句

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典故
匡山古社
  
宗炳社
 
林中杜
 
社中人
   
西方社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宗炳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莲社七祖·法师慧远 〉 ~26~2~
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此山仪形九叠峻耸天绝,而所居尽林壑之美,背负炉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别营禅室最居静深。凡在瞻履神清气肃,师闻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龙瑞,欣感于怀。后因耶舍律士述光相,乃背山临流营筑龛室。淡采图写望如烟雾,复制五铭刻于石。江州太守孟怀玉、别驾王乔之、常侍张野、安太守殷隐、黄门毛修之、主簿殷蔚、参军王穆夜、孝廉范悦之、隐士宗炳等。咸赋铭先是寻阳陶侃刺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商人于海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侃以送武昌寒溪主僧僧珍,常往夏口夜梦,寺火而此像室独有神护,驰还寺果焚像室果存。及侃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荆楚为之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至难以力招,及寺成师至江上虔祷之。像忽浮出,遂迎至神运殿,造重阁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赞。尝谓诸教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睿、昙恒、道炳、昙诜、道敬、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名儒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结社念佛,世号十八贤。复率众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净土之业,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誓,令刘遗民著发愿文。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不入社诸贤传〉 ~269~3~
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谢灵运,祖玄有功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例句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周贺 投江州张郎中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姚合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西方知有社,未得与师还。 崔子向张署归登 送惟详律师自越之义兴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李咸用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李涉 游西林寺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权德舆 惠上人房宴别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 贯休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贯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贯休 题淮南惠昭寺律师院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郑谷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陆龟蒙 和访寂上人不遇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齐己 勉诗僧

典故
相关人物
穆天子
 
西王母


《穆天子传》卷三《旷原大猎章》
巳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乃发宪令,诏六师之人。
《穆天子传》卷四《里西土之数章》
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毋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毋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自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一万四千里。

例句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典故
怜取眼前人
 
月下待西厢

相关人物
张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莺莺传〉~407~
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典故
授衣时节
 
星流大火
 
流空大火将西


《毛诗正义》卷八之一〈国风·豳·七月〉~280~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汉·毛亨传:「火,大火也;流,下也。」汉·郑玄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唐·孔颖达疏:「《尧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注云:司马之职,治南岳之事,得则夏气和。夏至之气,昏,火星中,所以五月得火星中者。」
《國語辭典》:龟山(龜山)  拼音:guī shān
1.山名:(1)在大陆地区山东省泗水县东。昔时孔子望山而作琴曲龟山操。(2)在大陆地区湖北省汉阳县东北。即大别山,为江汉要塞。(3)在大陆地区福建省将乐县东北。宋朝杨时归休于此,学者称称为「龟山先生」。(4)在大陆地区安徽省盱眙县。有上、下二山,上龟山在县东南,下龟山在县东北。
2.乡镇名。即桃园县龟山乡。
《國語辭典》:红娘(紅娘)  拼音:hóng niáng
唐元稹所著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人物。为崔莺莺婢女,从中撮合张生与莺莺的一段姻缘。后用为婢女的称呼,或称撮合男女的媒人。《十二楼。合影楼》第一回:「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
《漢語大詞典》:红娘子(紅娘子)
(1).相传 明 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女将。出身江湖艺人。在 杞县 率众起义,与夫 李信 ( 李岩 )同投 李自成 。参阅 清 吴伟业 绥寇纪略·通城击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2).虫名。樗鸡的俗称。可以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樗鸡:“其鸣以时,故得鸡名……其羽文綵,故俗呼红娘子。”
(3).词牌名。《连理枝》的别称。见 清 万树 词律卷二。
《國語辭典》:开口笑(開口笑)  拼音:kāi kǒu xiào
1.张嘴发笑,指人心情愉快。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裂开缺口有如人咧嘴而笑的样子。如:「你看!你的鞋都已经开口笑了,还不换双新的?」
3.用面粉、奶油、鸡蛋调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炸好时出现裂口,像人开口发笑的样子,故称为「开口笑」。如:「妈妈炸了一大盘开口笑,他俩吃得好开心。」
《漢語大詞典》:同社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漢語大詞典》:社客
燕的别名。燕子为候鸟, 江 南一带每年以春社来,秋社去,故有此名。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梁间燕,前社客。”
《國語辭典》:莲社(蓮社)  拼音:lián shè
1.东晋慧远法师所创设的佛教组织。参见「白莲社」条。
2.中国佛教净土宗修行者以寺院或道场为中心,所组成以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为目标的团体。
《漢語大詞典》:西社
古代祭祀土地神之所,为五社之一。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尚书亡篇曰:‘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
《漢語大詞典》:旷原(曠原)
广阔的原野。穆天子传卷四:“自 西王母 之邦,北至於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羽,千有九百里。 宗周 至於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 郭璞 注引山海经:“羣鸟所集泽有两处,一方百里,一方千里,即此大旷原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 閬风 入辙跡,旷原延冥搜。” 杨伦 笺注:“以 周穆 为比,取讽荒游。”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记怀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见,终死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