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裴回  拼音:péi huí
来回走动。《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往来。」也作「徘徊」。
《國語辭典》:徘徊  拼音:pái huái
1.来回走动。《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望见那晚烟渐散,水光里月色渐明,徘徊了一会儿,复身上船来安歇。」也作「裴回」。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国语辞典》:裴度  拼音:péi dù
人名。(西元765~839)字中立,唐代名臣,闻喜人。宪宗时为宰相,封晋国公,入知政事,正色立朝,言无不尽,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卒谥文忠。
《漢語大詞典》:裴徊
亦作“裵徊”。
(1).回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又言遥遥九曲间,裴徊欲何之者也。”参见“ 徘徊 ”。
(2).同“ 裴回 ”。 元 倪瓒 《戊寅十二月丹邱柯博士过林下赋诗次韵酬答》:“顾望思鬱紆,裵徊发悲吟。”
分類:回环
《國語辭典》:徘徊  拼音:pái huái
1.来回走动。《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望见那晚烟渐散,水光里月色渐明,徘徊了一会儿,复身上船来安歇。」也作「裴回」。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国语辞典》:裴迪  拼音:péi dí
人名。唐人,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时在世,卒年不详。工于诗,初与王维、崔兴宗居于终南山,作诗唱和。天宝时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全唐诗收有诗作。
《国语辞典》:裴航  拼音:péi háng
唐裴铏所著裴航传奇小说中的人物。为长庆年间的秀才。
《韵府拾遗 阳韵》:裴郎
裴航传妪曰裴郎自是清冷裴真人子孙业当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
《国语辞典》:裴頠  拼音:péi wěi
人名。(西元267~300)字逸民,晋河东闻喜人。弘雅有远识,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因诛杨骏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累迁《尚书》,为赵王伦所害,追谥成。因患时俗虚浮,尝著《崇有论》以解其蔽。
《国语辞典》:裴秀  拼音:péi xiù
人名。(?~西元271)字季彦,晋河东闻喜人。弘通博济,八岁能属文,时人有语:「后进领袖有裴秀。」早年仕魏,后归晋,创制朝仪,广陈刑政,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藏于秘府。卒谥元。
《分类字锦》:裴马(裴马)
唐书马周传子载咸亨中为司列少常伯与裴行俭分掌选事言吏部者称裴马焉
分类:吏部偶字
《国语辞典》:裴矩  拼音:péi jǔ
人名。(?~西元627)字弘大,唐河东闻喜人。颇爱文藻,有智数。早仕北齐,后归隋,同隋文帝四处征战。矩知炀帝方勤远略,欲吞并夷狄,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呈奏,帝遂委以经略,拓地数千里。降唐后,与虞世南合撰《吉凶书仪》一书,参按故实,甚合礼度,为学者所称。另有《开业平陈记》十二卷,行于当代。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韵府拾遗 灰韵》:姓裴
吴融贺京兆公诗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国语辞典》:裴骃(裴骃)  拼音:péi yīn
人名。字龙驹,南朝宋人,裴松之子。仕至南中郎参军,著有《史记集解》,所引證多先儒旧说。
《分类字锦》:裴郭
元载杜鸿渐神道碑定策之初既以大功推裴郭畴庸之际竟以常资为侍郎
分类:偶字
《韵府拾遗 灰韵》:萧裴(萧裴)
徐陵文萧裴既退霜雾便除
《国语辞典》:裴伦(裴伦)  拼音:péi lún
Pyrrho
人名。(西元前360~前272)希腊哲学家。一般认为他是怀疑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任何命题的双方都可提出相等的论据,因而将寻求真理视为徒劳的尝试。并主张知识是不确实的,物的本性更不可知,所以对事物中的善恶、美丑和真伪的判断,只须承认实际上所必要的盖然性,心灵就可得到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