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断裳(斷裳)
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典出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问之,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勤恤民隐,纠逖王慝。”
分類:截断
《骈字类编》:莎裳
唐 皮日休 吴中言情寄鲁望 为说松江堪老处,满船烟月湿莎裳。
《骈字类编》:裳帛
左传见带褊下
《分类字锦》:鳞裳(鳞裳)
郭璞 游仙诗 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雾裳(霧裳)
轻薄如雾之衣裳。 三国 魏 曹植 《迷迭香赋》:“去枝叶而特御兮,入綃縠之雾裳;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分類:轻薄衣裳
《漢語大詞典》:韦裳(韋裳)
皮制的下裙。旧时牧人或卑贱者之服。急就篇卷二“裳韦不借为牧人” 唐 颜师古 注:“言著韦裳及不借者,卑贱之服,便易於事,宜以牧牛羊也。”
分類:牧人卑贱
《骈字类编》:裳履
中说见衣冠下
《漢語大詞典》:抠裳(摳裳)
犹抠衣。 明 高启 《〈野潜稿〉序》:“当 张氏 擅命,东南士之抠裳而趋,濯冠而见者,相属也。”
分類:抠衣
《骈字类编》:苔裳
唐 陈陶 巫山高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國語辭典》:蚁裳(蟻裳)  拼音:yǐ cháng
黑色的衣服。因蚁色黑,故称为「蚁裳」。《书经。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分類:下衣
《漢語大詞典》:杂裳(雜裳)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者,前玄后黄。”仪礼·特牲馈食礼:“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 周 礼,士之齐服有玄端、素端。然则玄裳,上士也;黄裳,中士;杂裳,下士。”
分類:下士下衣
《漢語大詞典》:越裳氏
即 越裳 。《韩诗外传》卷五:“比及三年,果有 越裳氏 重九译而献白雉于 周公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老挝 即古 越裳氏 , 景 迈 二国即 八百息妇国 ,皆来贡象。”参见“ 越裳 ”。
《漢語大詞典》:越裳
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尝 ”。古南海国名。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成王 之时, 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 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 汉 张衡 《东京赋》:“北燮 丁令 ,南谐 越常 。”后汉书·南蛮传:“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 。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 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明 唐寅 《白燕》诗:“ 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分類:南海海国
《高级汉语词典》:圭裳
圭衣
《漢語大詞典》:圭裳
(1).官员。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百尔圭裳,胥庆厥逢。”
(2).借指官爵。明史·刘基传:“禠圭裳於末裔,委带礪於空言。”明史·顾吴薛郭等传赞:“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礪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分類:官员官爵
《韵府拾遗 阳韵》:裹裳
贾岛诗裹裳留阔襆防患与通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