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带裳(带裳)
左传见衮冕下曰又注带革带也衣下 裳
《骈字类编》:裳绣(裳绣)
后汉书明帝纪注见衣画下无唐书车服志衣画裳绣以象天地之色也 宋 题钟馗出游图诗妹也黔面被裳绣老馗回首四目斗
《骈字类编》:缁裳(缁裳)
宋 杨万里 跋王顺伯所藏欧公集古录序真迹 玄圭漆玉堆墨宝,黟霜黑水涂缁裳。
《漢語大詞典》:袿裳
即袿衣。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振绣衣,被袿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簪珥光采,袿裳鲜明。”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桂宫》:“ 丽华 被素袿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孕子。” 清 张芳 《黛史》卷一:“袿,裳以为粲,秀腰修领见其都。”参见“ 袿衣 ”。
分類:袿衣
《漢語大詞典》:袿衣
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 汉 王褒 《九怀·尊嘉》:“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汉书·元后传“又独衣絳缘诸于” 唐 颜师古 注:“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舞伎正冬著袿衣,不得庄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次日,早往,则女先在,袿衣鲜明,大非前状。”
《韵府拾遗 阳韵》:拂裳
易林鼋羹芬香染指拂裳
《漢語大詞典》:丹裳
红色的衣裙。 汉 蔡邕 《青衣赋》:“綺袖丹裳,躡蹈丝扉。”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曜藻崇正,玄冕丹裳。”云笈七籤卷二五:“凤羽紫帔,虎锦丹裳。”
分類:红色衣裙
《漢語大詞典》:郁金裳(鬱金裳)
犹言黄色裙。 宋 杨万里 《梦种菜》诗:“菜子已抽蝴蝶翅,菊花犹著鬱金裳。”参见“ 鬱金裙 ”。
分類:黄色
《漢語大詞典》:郁金裙(鬱金裙)
古时用郁金染制的金黄色裙。亦泛指黄裙。 唐 杜牧 《送容州中丞赴镇》诗:“烧香翠羽帐,看舞鬱金裙。”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之五:“淡黄衫子鬱金裙,长忆箇人人。” 清 龚自珍 《隔溪梅令·〈羽陵春晚〉画册》词:“鬱金裙褶晚来鬆,倦临风。”
《骈字类编》:褐裳
明 归有光 冰崖草堂赋 佩明月之宝璐兮,然犹思乎褐裳。
《漢語大詞典》:鞠裳
古代受封妇女的礼服。 清 钱谦益 《梁母吴太夫人寿序》:“于褕狄鞠裳,鱼轩重锦,见 三代 之服物焉。”参见“ 鞠衣 ”。
《漢語大詞典》:鞠衣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鞠衣,黄衣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服鞠衣。”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鞠衣,王后亲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骈字类编》:衫裳
金志富人春夏多以纻丝锦衲为衫裳亦间用细皮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或羊皮或作纻丝䌷绢贫者春夏并用布为衫裳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麋皮为裤为衫为袜皆以皮
《漢語大詞典》:斑裳
犹斑衣。裳,下身的衣服。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一旦西上书,斑裳拂征鞍。” 明 刘基 《怡怡山堂记》:“从以诸孙,斑裳綵衣,徜徉乎其中。”
分類:下身衣服
《漢語大詞典》:蜺裳
蜺做的下裳。比喻彩云。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思云车兮 沅 北,望蜺裳兮 澧 东。”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蜺裳眇然,冥壑独立。”参见“ 霓裳 ”。
分類:下裳彩云
《國語辭典》:霓裳  拼音:ní cháng
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装。《楚辞。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也称为「霓裳羽衣」。
2.乐曲名。参见「霓裳羽衣曲」条。
《漢語大詞典》:缨裳(纓裳)
官服。借指官职。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衅罪不死,重罹缨裳。迁换因循,遂阶荣位。”
分類:官服官职
《骈字类编》:藻裳
陆云祖考颂晔晔藻裳再命同服騑騑四牡二世方毂
《漢語大詞典》:黻裳
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荤。” 杨倞 注:“黼衣、黻裳,祭服也。白与黑为黼,黑与青为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