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皂裤(皂裤)
唐书仪卫志第三队第六队黑质鍪铠皂裤
《漢語大詞典》:合欢裤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分類:图案花纹
《漢語大詞典》:合欢裤(合歡袴)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晋 陆翙 邺中记:“ 石虎 时著金缕合欢袴。”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紕软鈿头裙,玲瓏合欢袴。”
分類:图案花纹
《骈字类编》:被裤(被裤)
宋书吴逵傅经荒饥馑系以疾疫父母兄弟㛐及群从小功之亲男女死者十三人逵时病困邻里以苇席里之埋于村侧既而逵疾得瘳亲属皆尽唯逵夫妻获全家徒壁立冬无被裤昼则佣赁夜则伐木烧塼此诚无有懈惓逵夜行遇虎虎辄下道避之期年中成七墓葬十三棺邻里嘉其志义 陶潜士孝传赞黄香江夏人也九岁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以致养冬无被裤而尽滋味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汉和帝嘉之特加异赐历位恭勤宠禄荣亲可谓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者也
《漢語大詞典》:棉裤(棉褲)
絮有棉花的裤子。《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又孤贫每名日给盐菜银五釐,大口岁给棉衣一件,棉裤一条,共折给银九钱五分。”
分類:棉花裤子
《骈字类编》:纱裤(纱裤)
唐 白居易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
《漢語大詞典》:裤口
亦作“裤口”。
(1).裤管的边缘。晋书·五行志上:“ 太康 中,又以氊为絈头及络带、袴口。”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晋六朝男女俑》:“头上近似孝巾部分,当时名‘帕头’,是和络带、裤口同时流行,用毛织物作成的。”参见“ 袴褶 ”。
(2).裤管。 宋 张端义 《贵耳录》卷下:“御前有 燕 杂剧伶人妆一卖故衣者,持裤一腰,只有一隻裤口。”
分類:裤管边缘
《高级汉语词典》:裤褶
骑兵的战服
《國語辭典》:裤褶(褲褶)  拼音:kù xí
古代骑马时穿著的军衣。
分類:服装
《高级汉语词典》:裤口
裤口。裤管的边缘;裤管
《漢語大詞典》:裤衫
指袴褶。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小儿奴子,并青布袴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于闐国 ﹞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
《漢語大詞典》:五裤讴(五袴謳)
指五袴谣。 唐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诗:“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謳。”
《骈字类编》:下裤(下裤)
宋书五行志时为衣者又上短带至于掖著帽者以带縳项下逼上上无地也下裤者直幅为口无杀下大失裁也寻有兵乱
《漢語大詞典》:韦裤(韋袴)
见“ 韦絝 ”。
《漢語大詞典》:韦绔(韋絝)
亦作“韦裤”。 皮套裤。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輒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絝,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挽车者皆衣韦袴。”
分類:套裤
《國語辭典》:睡裤(睡褲)  拼音:shuì kù
睡觉时穿的裤子。
《骈字类编》:朱裤(朱裤)
孟郊 弦歌行 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裤行戚戚。
《国语辞典》:裤装(裤装)  拼音:kù zhuāng
指成套的上衣和长裤。如:「妳平日喜欢穿著的,是閒散随意的长裙,还是优雅俐落的裤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