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裹黄袍(裹黄袍)  拼音:guǒ huáng páo
赵匡胤为后周官都点检时,领兵抗拒契丹,至陈桥,士兵哗变,以黄袍裹上赵匡胤,拥立为帝。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后用裹黄袍指当黄帝。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想当日裹黄袍,拥作君。」
《国语辞典》:打龙袍(打龙袍)  拼音:dǎ lóng páo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内容叙述包拯识出流落在外的李后;回京后,借元宵节,请仁宗观灯于午门,并刻意演出雷殛张继保的灯戏。仁宗问包拯,包拯答帝亦不孝,仁宗怒,以为谤己,欲斩之。宰相王延龄为包拯求免,请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事。仁宗悟,立赦包拯,并亲迎李后还朝,请罪。李后命包拯行罚,包拯乃脱仁宗龙袍,打袍以代。
《漢語大詞典》:紫袍金带(紫袍金帶)
(1).石砚名。
(2).菊花名。《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紫袍金带。一名紫重楼,又一名紫綬金章。”
(3).古代高官的朝服。
《国语辞典》:袍罩  拼音:páo zhào
套穿在衣服外面的长袍。也称为「罩袍」。
《国语辞典》:秉笏披袍  拼音:bǐng hù pī páo
手拿笏板,身披官服。指在朝为官。《孤本元明杂剧。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国语辞典》:道袍竹冠  拼音:dào páo zhú guān
僧、道或士子所穿戴的衣服与帽子。《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孔明辞回,方欲下船,只见江边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
《国语辞典》:穿袍儿的(穿袍儿的)  拼音:chuān páo ér de
中国旧社会大户人家的姬、妾。旧时仆役穿著短衫长裤,以利工作,只有姬、妾等才能穿著长袍。《金瓶梅》第三四回:「可是说的牛马成群,米粮无数,丫环侍妾只成群立纪;穿袍儿的,身边也有十七八个。」
《分类字锦》:赋诗夺袍(赋诗夺袍)
唐书宋之问传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又杜甫寄李十二白诗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分类:锦绣
《分类字锦》:覆以巳袍
唐书安禄山传林甫以宰相贵甚群臣无敢钧礼惟禄山倚恩入谒倨林甫欲讽寤之使与王鉷偕鉷亦位大夫林甫见鉷鉷趋拜卑约禄山惕然自磬折林甫与语揣其意迎剖其端禄山大骇以为神每见虽盛寒必流汗林甫稍厚之引至中书覆以巳袍禄山德林甫呼十郎
分类:
《分类字锦》:赋诗赏袍(赋诗赏袍)
隋唐嘉话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乃就夺袍衣之
分类:赏赉
《分类字锦》:甘露滴袍
贯休 山居诗 岂知物外金仙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分类:毡罽
《漢語大詞典》:裰领道袍(裰領道袍)
缀上领圈道袍。 明 代内臣服饰的一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第三层曰‘裰领道袍’。其白领以浆布为之,如玉环在项,而缺其前,稍油垢即换之。”参阅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类字锦》:短后绣袍(短后绣袍)
唐书礼乐志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短后绣袍
分类:
《分类字锦》:短身布袍
南史周迪传性质朴不事威仪冬则短身布袍夏则紫纱抹腹居常徒跣
分类:
《國語辭典》:黄袍加身(黃袍加身)  拼音:huáng páo jiā shēn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拥戴为皇帝的故事。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也作「黄袍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