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襕衫(襴衫)  拼音:lán shān
古代读书人的家常服饰。《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土风录。卷三。襕衫》:「按纲目集览,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衫及裙,名曰襕衫。以为上士之服。……或云当为蓝衫。」也作「蓝衫」。
《漢語大詞典》:蕉衫
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晚入 东城 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明 袁宏道 《柳浪杂咏》之二:“蕉衫乌角巾,半衲半村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袁香亭 ﹞《消夏杂咏》云:‘科头赤足徜徉过,一领蕉衫尚觉多。’”
《骈字类编》:葛衫
三柳轩杂识张芸叟南迁录浔阳甘棠湖之南有孟氏者世业渔钓公访之门阑萧然竹篱数掩孟生出见葛衫草履容止语言真是江上渔人就茅庑一啜左右皆渔器腥秽逼人稍即厅事如富贵家顷间延至中堂榱题轩楹皆漆髹涂所设酒味菜羹莫不旨嘉久之出妓女三四人皆京师新声 奚囊橘柚陶士行贫时冬日母子尝著敝葛及士行贵母恒于公服袖口内缝一片曰汝当作佳官尽心恤民勿忘著葛衫时也
《骈字类编》:衫色
宋 谢伯初 寄欧阳永叔谪夷陵 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
《國語辭典》:蓝衫(藍衫)  拼音:lán shān
古代读书人的家常服饰。唐。韦应物 送秦系赴润州诗:「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明。张自烈《正字通。衣部》:「明制,生员襕衫,用蓝绢蒚蹯,缘以青,谓有襕缘也。俗作褴衫。因色蓝改为蓝衫。」也作「襕衫」。
《國語辭典》:长衫(長衫)  拼音:cháng shān
男子穿的大褂。《老残游记》第二回:「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了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
《漢語大詞典》:短衫
单上衣。 茅盾 《子夜》四:“ 阿二 突然缩住,撩起蓝布短衫的衣襟来,又抹脸儿。”
分類:短衫上衣
《国语辞典》:衫儿(衫儿)  拼音:shān ér
衣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却早人约黄昏后,羞的我脑背后将牙儿衬著衫儿袖。」
《国语辞典》:青衫泪(青衫泪)  拼音:qīng shān lèi
杂剧名。元马致远作,内容为白居易与长安名妓裴兴奴的恋爱故事,纯出虚构。此剧由〈琵琶行〉增饰而成,取其中「江州司马青衫湿」句,作为剧名。
《漢語大詞典》:紫衫
紫色衣衫。 隋 时皇帝侍从服用, 唐 宋 时为军校之服。 南宋 以后,为便于戎事,文官亦服之。见隋书·礼仪志七宋史·舆服志五
《漢語大詞典》:绿衫
(1).绿色短上衣。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緑衫承马污,红袖拂秋霜。”
(2). 唐 代下级官员的朝服为绿色,因以“緑衫”表示官位卑微。 唐 元稹 《寄刘颇》诗之二:“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緑衫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郑安晚前谶:“緑衫尚未能得着,乃思量繫玉带乎?”参见“ 緑衣 ”。
《國語辭典》:绿衣(綠衣)  拼音:lǜ yī
《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首章二句为:「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國語辭典》:凉衫(涼衫)  拼音:liáng shān
1.唐宋时士大夫的便服。参见「白衫」条。
2.夏天穿的薄衫。如:「热带国家整年气温燠热,因此人们多穿著简便,一袭凉衫,以袪暑气。」
《漢語大詞典》:绯衫(緋衫)
红色衣服。隋书·音乐志中:“大角工人平巾幘、緋衫,白布大口袴。” 唐 白居易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诗:“暎我緋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旧唐书·睿宗纪:“特赐老人九十以上緋衫牙笏,八十以上緑衫木笏。”
《國語辭典》:白衫  拼音:bái shān
唐、宋士大夫的便服。后仅用作凶服,为居丧者的孝服。《旧唐书。卷一五。唐临传》:「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初,礼部侍郎王曮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于是禁服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馀不得服。若便服,许用紫衫。自后,凉衫祗用为凶服矣。」也称为「凉衫」。
《漢語大詞典》:戏衫(戲衫)
即戏衣。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和诚斋》词:“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 郭郎 长袖。”参见“ 戏衣 ”。
《國語辭典》:戏衣(戲衣)  拼音:xì yī
演员表演时所穿著的衣服。也称为「戏装」、「戏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