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痂皮
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孩子的烫伤已好,可以走了,不过痂皮还没有脱,所以不许他多走。”
《國語辭典》:漫反射  拼音:màn fǎn shè
物理上指平行光线照到一粗糙面后,反射光漫布各方的现象。
《國語辭典》:貌合神离(貌合神離)  拼音:mào hé shén lí
表面上彼此很切合,实际上心思不一样。《野叟曝言》第一三回:「所以说两贼参商,貌合神离。将来举起事来,祸犹不大。」也作「貌合情离」、「貌合心离」、「貌合行离」。
《漢語大詞典》:貌离神合(貌離神合)
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夫 六朝 虽尚文采,然其健者则缓急疾徐,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漢語大詞典》:貌受
谓表面上接受。吕氏春秋·过理:“﹝ 紂 ﹞杀 梅伯 而遗 文王 其醢,不适也, 文王 貌受,以告诸侯。”
《漢語大詞典》:明升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漢語大詞典》: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清 李渔 《慎鸾交·债饵》:“今日早间,那老婆子走来央我,被我故意作难,説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漢語大詞典》:面是心非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封神演义》第五九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茅盾 《锻炼》十七:“ 严老板 早就推三挨四,面是心非。”
《漢語大詞典》:棉短绒(棉短絨)
从轧花以后的棉子表面上用剥绒机剥下的很短的纤维。是提取纯棉纤维素的重要原料。可用于织棉毯、造纸、生产炸药和粘胶纤维等。也叫棉籽绒。
《漢語大詞典》:面面上
方言。表面上。 柳青 《狠透铁》三:“老监察瞪着眼说:‘ 王以信 他们根本是面面上应付哩,心里恨死了合作化。’”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眼看着太阳落西山, 周子山 扛镢头回家转;面面上我种庄稼,心里可不是庄稼汉。”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你留在这搭埋伏下,暗地里给我们做事,面面上还是装个红的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