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表彰  拼音:biǎo zhāng
表扬、奖励。《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也作「表显」、「表章」。
《漢語大詞典》:楚人骚(楚人騷)
指 屈原 《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 屈原 为 战国 楚 人,故称。 宋 陈与义 《连雨赋书事》诗之二:“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相悲更相识,满眼 楚 人骚。”
《漢語大詞典》:鹊脑(鵲腦)
(1).鹊的脑髓。相传烧后入酒,与人共饮,可令人相思。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淮南万毕术》:“鹊脑令人相思。”原注:“取鹊一雄一雌头中脑烧之於道中,以与人酒中饮,则相思。”
(2).指亲友间共饮的酒,表达彼此相思之意。 元 黄镇成 《西窗昼雨》诗:“鹊脑添炉炷,春鳩隔树啼。” 清 陈维嵩 《蝶恋花·记艳》词:“梔子帘前斟鹊脑,隔著屏山,爱听银筝好。” 清 董以宁 《鹧鸪天·寄》词:“两小无猜直到今,丙寅鹊脑惯同斟。”
《漢語大詞典》:通意
表达意愿。新五代史·死事传·王思同:“因遣伶奴 安十十 以五絃謁 思同 ,欲因其懽以通意。”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会 忠定 有辅立之议,使 韩侂胄 通意东朝。”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方金湖计处板升逆种》:“但公此时,只宜付之不知,不必通意老酋,恐献以为功,又费一番滥赏。”
《國語辭典》:推论(推論)  拼音:tuī lùn
推求讨论。《孔子家语。卷二。致思》:「陈说其间,推论利害。」《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帝每与夏推论书传,未尝不终日也。」
《國語辭典》:畅意(暢意)  拼音:chàng yì
称心如意。《红楼梦》第六四回:「素日因同他两个姨娘有情,只因贾珍在内,不能畅意。」
《漢語大詞典》:足志
谓使意愿圆满地表达出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陆德明 释文:“足,将住反。” 唐 权德舆 《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足言足志,践履章灼。”
《漢語大詞典》:徵实(徵實)
(1).谓具体实在地表达、表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2).求实。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徵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盖 明 自 万历 以后,儒者早年攻八比,晚年讲心学,即尽一生之能事,故徵实之学全荒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惟语必徵实,忌为空谈,博识之风,于是亦盛。”
《漢語大詞典》:三致意
亦作“ 三致志 ”。 再三表达其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平甫 於此盖三致意焉。”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九:“ 孔 虽当据乱之世,而黜古学,改今制,託词寄义於昇平、太平,未尝不三致意焉。”
分類:再三表达
《漢語大詞典》:贵当(貴當)
(1).贵在适宜允当。管子·枢言:“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周。” 唐 王彦威 《赠太保于頔谥议》:“议諡贵当,有司之职分。”
(2).贵在表达精确、恰当。 晋 陆机 《文赋》:“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贵当。”
(3).即指精当,精美。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四:“清出歷年词稿,除删削遗失外所存无几,而愜心贵当之作尚少。” 叶圣陶 《四三集·英文教授》:“总之要教它成为一件惬心贵当的艺术品。”
《漢語大詞典》:写诚(寫誠)
输诚,表达诚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深谓 备 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君既习于 祁公 ,又与诸君倾抱写诚,契合无间。”
《漢語大詞典》:申意
(1).示意;表明意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友放:“ 王相起 , 长庆 中再主文柄,志欲以 白敏中 为状元,病其人与 贺拔惎 为交友, 惎 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申意,俾 敏中 与 惎 絶。”《水浒传》第二十回:“ 宋江 再三申意众头领,不能前来庆贺,切乞恕罪。”
(2).表达情意。 清 朱之瑜 《答黄德舍书》:“此间无物可以申意,薄具白金拾两,少展畴昔之意,惟祈鉴存。”
《漢語大詞典》:申致
(1).送达;送给。宋书·张邵传:“ 魏主 復令 孝伯 传语曰:‘ 魏主 有詔借博具。’ 畅 曰:‘博具当为申致。’”
(2).表达。 宋 陆游 《天申节功德疏》:“敢因震夙之期,申致延鸿之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万钟 泫然曰:‘在心之情,卒难申致。’”
《漢語大詞典》:达善(達善)
(1).表达善意。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孝子之諫,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
(2).荐举善人。 晋 潘岳 《九品议》:“荐贤达善,各以类进。”
《國語辭典》:表情  拼音:biǎo qíng
由脸部的表现和身体的动作,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好恶等情感。如:「他脸上流露出兴奋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