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颦眉蹙额(颦眉蹙额)  拼音:pín méi cù é
皱著眉头,愁苦或忧伤的表情。如:「瞧你,颦眉蹙额,一副世界末日来临的样子。」
《国语辞典》:腼腆温柔(腼腆温柔)  拼音:miǎn tiǎn wēn róu
表情娇羞,温和柔顺的样子。《红楼梦》第九回:「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
《国语辞典》:神动色飞(神动色飞)  拼音:shén dòng sè fēi
形容表情生动,喜形于色。明。汪錂《春芜记》第一四出:「妾本巫山神女,适见楚国襄王,谈妾往事,遂尔神动色飞。」也作「神飞色动」、「神飞色舞」。
《国语辞典》:神飞色动(神飞色动)  拼音:shén fēi sè dòng
形容表情生动,喜形于色。如:「当老师宣布即将举办郊游,大家顿时手舞足蹈,神飞色动。」也作「神飞色舞」、「神动色飞」。
《国语辞典》:四目相觑(四目相觑)  拼音:sì mù xiāng qù
两人四眼相对。形容无奈或惊讶的表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太清无奈,四目相觑,怏怏走出去了。」
《国语辞典》:双眉紧锁(双眉紧锁)  拼音:shuāng méi jǐn suǒ
两眉紧皱。多用来形容有心事时的表情。如:「瞧他双眉紧锁的样子,好像正为著什么事情困扰著。」
《国语辞典》:黑脸董嘴(黑脸董嘴)  拼音:hēi liǎn dǒng zuǐ
没有表情而板著脸孔的嘴脸。形容深藏不露、严肃冷峻。如:「她今天心情恶劣,一副黑脸董嘴的,叫人害怕!」
《国语辞典》:会道能说(会道能说)  拼音:huì dào néng shuō
善于运用言辞表情达意。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鎗头会道能说。」也作「能说惯道」。
《国语辞典》:张眉弩眼(张眉弩眼)  拼音:zhāng méi nǔ yǎn
展眉瞪眼。形容表情誇张、做作。《朱子语类。卷四四。论语。宪问篇》:「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弩眼,大惊小怪。」
《国语辞典》:肢体语言(肢体语言)  拼音:zhī tǐ yǔ yán
不用口说,而以表情、动作等作媒介的表达方式。如:「默剧是一种呈现肢体语言的表演。」
《国语辞典》:颐指进退(颐指进退)  拼音:yí zhǐ jìn tuì
用面部表情指挥人进退。比喻以高傲的态度指挥别人。《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国语辞典》:板起脸(板起脸)  拼音:bǎn qǐ liǎn
刻意装出冷淡、严肃的表情。如:「老师一板起脸来,同学们个个噤若寒蝉。」《品花宝鉴》第八回:「聘才即板起脸来道:『你听了张老爷的话,不听我的话,你就瞧不起我,我今儿不依你。』」
《国语辞典》:板著脸(板著脸)  拼音:bǎn zhe liǎn
因心中不愉快而显现冷淡、严肃的表情。如:「他成天板著脸,不知谁得罪他了?」《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此时虽是满肚皮的不愿意,也是没法,只得板著脸,硬著头,狠獗獗的叫了声『大哥』。」
《国语辞典》:棺材板  拼音:guān cai bǎn
1.棺材。
2.比喻人面无表情。如:「瞧他那一付棺材板似的脸孔,不知道又是谁招惹了他?」
3.一种小吃点心。将炸熟的方形面包挖空,填入奶油面糊,配上鸡肝、豌豆、虾仁、马铃薯、花枝等材料,再将原挖出的面包片覆盖上。因形状与过程像棺材封棺一样,故称为「棺材板」。流行于台南市一带。早期也称为「鸡肝板」。
《漢語大詞典》:做工戏(做工戲)
以形体的舞蹈和表情体现为主的戏剧,与唱工戏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