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1,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补
补时
补药
补续
补子
进补
补花
发补
删补
补白
补置
衣补
补除
补化
补偿
《骈字类编》:中补(中补)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诗见上元下
《分类字锦》:补时(补时)
权德舆崔祐甫文集序是惟无作作则有补于时
分类:文章
《國語辭典》:补药(補藥)  拼音:bǔ yào
滋养身体的药物。如维生素、人参。
《漢語大詞典》:补续(補續)
(1).补充接续。 汉 班固 《奕旨》:“既有过失,逡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后汉书·卢植传:“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纪》。”
(2).缝补联接。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唐 孔颖达 疏:“故此子弟仍能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
《國語辭典》:补子(補子)  拼音:bǔ zi
旧时有品级官员官服上的绣章。缀在前胸与后背,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官职大小依此辨别。如清朝文官一品为「仙鹤补子」,二品为「锦鸡补子」;武官一品为「麒麟补子」,二品为「狮子补子」。《金瓶梅》第六八回:「安郎中穿著妆花云鹭补子、圆领、起花萌金带。」也称为「补服」。
《國語辭典》:进补(進補)  拼音:jìn bǔ
服用补品以调养身体。如:「冬天寒冷,不少人习惯来一碗羊肉炉、姜母鸭进补。」
《國語辭典》:补花(補花)  拼音:bǔ huā
将彩色布片或丝绒布缝制于布面上,构成花、鸟等图案,称为「补花」。
《漢語大詞典》:发补(發補)
发遣补用。旧时选拔任用官吏制度之一。元史·选举志三:“选补吏员,除都省自行选用外,各部依元设额数,遇闕职官,与籍记内相参发补。”元史·选举志三:“令史、奏差、典吏俱有发补定例。”
《漢語大詞典》:删补(删補)
修改补充。旧唐书·刑法志:“删补旧式,为二十卷,颁於天下。”宋史·毕仲衍传:“﹝ 毕仲衍 ﹞以祕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为官制局检讨官,制文字千万计,区别分类,损益删补,皆曲尽其当。”红楼梦第四二回:“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王逸老:“国朝 郑方坤 ,删补五代诗话。”
分類:修改补充
《國語辭典》:补白(補白)  拼音:bǔ bái
1.书报上用来填补空白的文字。
2.画家用在款识上,谦称自己的作品,只能供人填补墙壁上的空白。
《漢語大詞典》:补置(補置)
添设官职。新唐书·宦者传上·窦文场:“衞士 朱华 以按摩得幸 文场 ,参虑补置,索賕数万緡,而藩镇赠遗累百鉅万,略士妻女无所惮,詔杀之于军。”
《漢語大詞典》:衣补(衣補)
缝补衣被。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尉佗 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 孝宣霍皇后 ,大司马大将军 博陆侯 光 女也。母 显 ,既使 淳于衍 阴杀 许后 , 显 因为 成君 衣补,治入宫具,劝 光 内之,果立为皇后。” 颜师古 注:“谓缝作嫁时衣被也。”
《韵府拾遗 鱼韵》:补除(补除)
旧唐书文宗纪凡选内外群官帝必面讯其行能然后补除
《漢語大詞典》:补化(補化)
蒙古语译音。牛的别名。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物类,如不花者,牯牛也,亦作补化。”
《國語辭典》:补偿(補償)  拼音:bǔ cháng
补足或偿还。《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于潜商人,缺了官绢百疋,招道:『在你家花费。』将何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