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48,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牛山何必独沾衣(又作:牛山沾衣)
牛衣涕零(又作:牛衣病卧)
击衣(又作:斩空衣 豫让击衣)
齐侯紫衣
黔娄衣
求衣
少游衣食
深衣
深衣叟
神覆玉衣(又作:神送玉衣)
宽衣带(又作:沈侯不胜衣 ...)
授衣
双衣对引
舜衣裳
似衣带(又作:衣带水)
典故
牛山何必独沾衣
 
牛山凝咽
 
牛山沾洒
  
牛山沾衣
 
神州泪不向牛山滴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63~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
《韩诗外传》卷十~49~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俯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苙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

例句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李白 古风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典故
牛衣涕零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章〉~3238~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徵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奏封事,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踰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后章仕宦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唐·颜师古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
典故 
形容变尽
  
斩空衣
  
漆身吞炭
 
炭欲吞
 
豫让击衣
  
豫让声消

相关人物
豫让
 
赵襄子


《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捍,曰:「欲为知伯报雠!」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雠,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例句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李白 东海有勇妇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雍裕之 四色

典故
齐侯紫衣

相关人物
齐桓公(名小白)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例句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 李华 杂诗六首

典故
嫁黔娄
 
康子高才
  
黔娄安贫
 
黔娄模样
 
黔娄生
 
黔娄衣
 
黔娄衿
 
黔娄贫

相关人物
黔娄


《列女传》卷二《贤明传·鲁黔娄妻》
鲁黔娄先生之妻也。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稿,缊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邪引其被,则敛矣。」妻曰:「邪而有馀,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终也!何以为谥?」其妻曰:「以康为谥。」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虚,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馀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先生辞而不受,是有馀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君子谓黔娄妻为乐贫行道。诗曰:「彼美淑姬,可与寤言。」此之谓也。
《高士传》卷中《黔娄先生》
黔娄先生者,齐人也,修身清节,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著书四篇,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终身不屈,以寿终。

例句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元稹 遣悲怀三首之一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孟郊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黔娄寂寞严陵卧,借问何人与结交。 徐夤 依韵赠南安方处士五首之一

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曹邺 不可见

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 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白居易 赠内

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皮日休 七爱诗元鲁山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
「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晋·臣瓒曰:「文帝入关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

例句

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徐夤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典故
少游衣食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8~
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馀人。援追徵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閒,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墯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唐·李贤注引《周礼》曰:「车人为车,行泽者欲短毂,行山者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也。
典故

《礼记注疏》卷二十九〈玉藻〉~545~
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
《礼记注疏》卷五十八(续一)〈深衣〉~963~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汉·郑玄注:「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绳之以采。善衣朝祭之服也,自士以上深衣为之次,庶人吉服,深衣而巳。」
典故
深衣叟


《邵氏闻见录》卷十九~20~
司马温公依《礼记注疏》做深衣、冠簪、幅巾、缙带。每出,朝服乘马,用皮匣贮深衣随其后,入独乐园则衣之。常谓康节(邵雍)曰:「先生可衣此乎?」康节曰:「某为今人,当服今时之衣。」温公叹其合理。
《礼记注疏》卷五十八(续一)〈深衣〉~963~
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典故
神覆玉衣
 
神送玉衣

相关人物
文昭甄皇后


《三国志》卷五〈魏书·文昭甄皇后传〉~59~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髣髴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

例句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皇甫冉 赠恭顺皇后挽歌

争知昼卧纱窗里,不见神人覆玉衣。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休文多病
 
休文瘦
 
休文老病
 
半分臂小
 
围腰带剩
 
多病休文
 
多病如削
 
宽带眼
 
宽沈带
 
宽衣带
 
带围宽
 
带围东阳
 
带围减
 
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带眼销磨
 
带眼频移
 
带惊剩眼
 
新宽带结
 
东阳受损
 
东阳带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瘦
 
沈约诗腰
  
沈郎围
 
沈郎多病
 
沈郎带宽
 
沈郎消瘦
 
沈郎瘦
 
沈郎瘦损
 
消瘦休文
 
消瘦东阳
 
清瘦休文
 
病起东阳
 
瘦损东阳
 
瘦损沈休文
 
瘦损腰围
 
瘦尽东阳
 
瘦尽东阳沈
 
移带眼
 
罗宽带眼
 
腰围瘦
 
腰围频减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衣带渐宽
 
衣带缓
 
衰柳腰肢
 
频移带眼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典故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汉·毛氏传:「火,大火也。流,下也。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例句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白居易 江楼闻砧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皇甫冉 九日寄郑丰

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

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钱起 县城秋夕

萧然授衣日,得此还山趣。 钱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典故
眼前赤
  
腰黄眼赤
 
双衣对引


《东轩笔录》卷二~9~
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吏引马,所服带用黄金,而无鱼,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引,金带悬鱼,谓之重金矣。世传馆阁望为学士者赋诗云:「眼里何时赤,腰间甚日黄。」及为学士,又作诗曰:「眼赤何时两,腰黄几日重。」谓双引重金也。
《归田录》卷一~5~
故事:学士在内中,院吏朱衣双引。太祖朝李昉为学士,太宗在南衙,朱衣一人前引而已,昉亦去其一人,至今如此。
典故
舜衣裳

相关人物


《太平御览》卷八十
《谯子法训》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沟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高士传》卷上《善卷》
善卷者,古之贤人也……舜又以天下让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天下之乱从此始矣。

例句

无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杜牧 郡斋独酌

典故
似衣带
 
相关人物
杨坚(隋文帝)


《南史》卷十《陈后主本纪》
祯明二年十一月「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

例句

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唐彦谦 汉代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杨巨源 寄江州白司马

《漢語大詞典》:牛山泪(牛山淚)
见“ 牛山叹 ”。
《國語辭典》:牛山叹(牛山歎)  拼音:niú shān tàn
齐景公登牛山,北临国城,而感叹年华不能长久,人终有一死的故事。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比喻不知满足,自寻烦恼。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
《漢語大詞典》: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 严子 ;牛衣病卧,肯泣 王章 ?”参见“ 牛衣对泣 ”。
《國語辭典》:牛衣对泣(牛衣對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牛衣,牛只禦寒遮雨的覆盖物。汉王章家贫,没有被子盖,生大病时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对妻涕泣诀别。典出《汉书。卷七六。王章传》。后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四出:「我曾把讥评句,聊申劝勉情,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
《國語辭典》:吞炭  拼音:tūn tàn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效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唐。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國語辭典》:吞炭漆身  拼音:tūn tàn qī shēn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答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毋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斯义苟立,虽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分類:豫让
《漢語大詞典》:击衣(擊衣)
春秋 末 晋 人 豫让 事 智伯 , 智伯 甚尊宠之。及 智伯 为 赵襄子 等所灭, 豫让 立志必为报仇而死,以报 智伯 。乃变名姓为刑人,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两次行刺 赵襄子 ,未成而自杀。自杀前,要求 赵襄子 给衣服而击之,以示报仇之意。“ 襄子 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 豫让 。 豫让 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 智伯 矣!’”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后因以“击衣”为报仇的典实。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击衣不得心自哀,置铅无成目空矐。”
分類:豫让尊宠
《漢語大詞典》:漆身
(1).以漆涂身。 战国 晋 豫让 为 智伯 复仇事。战国策·赵策一:“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为厉披髮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司马贞 索隐:“﹝厉﹞音赖,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疮如病癩。” 明 陆垹 《篑斋杂著》:“知同漆身,义比采薇。” 清 刘震 《易水歌》:“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 僧伽大师 ﹞至 景龙 四年三月二日,於 长安 荐福寺 端坐而终。 中宗 即令於 荐福寺 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歘起,臭气徧满於 长安 。”
《漢語大詞典》:豫让桥(豫讓橋)
即 汾桥 。 豫让 为 智伯 报仇,欲刺 赵襄子 于 汾桥 畔,故亦称 汾桥 为 豫让桥 。 汾桥 ,在 并州 晋阳县 (今 太原 )东一里。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诗之五:“既窥 豫让桥 ,復瞰 軹深井 。”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 田横岛 上人如梦, 豫让桥 边泪如泉。”参见“ 豫让 ”。
分類:豫让报仇
《國語辭典》:豫让(豫讓)  拼音:yù rà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晋人。初事范中行氏,不为重用,又事知伯,知伯以国士待之。后知伯为赵襄子所灭,让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使人不复识其形状,欲刺赵襄子,为知伯复仇,事不成而死。
分類:豫让家臣
《漢語大詞典》:黔娄(黔婁)
人名。据 汉 刘向 《列女传·鲁黔娄妻》载, 黔娄 为 春秋 鲁 人。《汉书·艺文志》、 晋 皇甫謐 《高士传·黔娄先生》则说是 齐 人。隐士,不肯出仕,家贫,死时衾不蔽体。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 黔娄 。”后作为贫士的代称。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 谢公 最小偏怜女,自嫁 黔娄 百事乖。”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由来炊火絶,穷死一 黔娄 。” 郁达夫 《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二:“两年掌上晨昏舞,慰我 黔娄 一段贫。”
分類:说是
《漢語大詞典》:求衣
(1).索衣。谓起床。《汉书·邹阳传》:“始 孝文皇帝 据 关 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文帝 入 关 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宋书·孝武帝纪:“朕虽勠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圣主方求衣,宵旰问未央。”
(2).乞求衣着。意谓依附别人生活。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國語辭典》:深衣  拼音:shēn yī
一种古代服装。上下衣裳相连,长及脚踝,男女皆可穿。有些妇女的深衣衣襟接得很长,穿时可缠绕数次。《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元。袁士元 北门团练贝子美诗:「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
《國語辭典》:授衣  拼音:shòu yī
1.授以冬衣。《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唐。杜甫 诗四首之三:「多病久加饭,衰容新授衣。」
2.引申指九月。唐时国学于九月有授衣假,后来转以授衣指九月。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词:「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
《漢語大詞典》:眼腰黄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国初士大夫戏作语云:‘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谓朱衣吏及金带也。”后以“眼腰黄赤”喻富贵荣华。 宋 刘克庄 《好事近·壬戌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鬢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分類:富贵荣华
《漢語大詞典》:衣带水(衣帶水)
像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水面狭窄。后亦泛指仅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隋文帝 谓僕射 高熲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唐 唐彦谦 《汉代》诗:“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方物:“ 钱塘 衣带水犹不敢轻渡,则向之传食四方,不可不谓之福德也。”亦省作“ 衣带 ”。 宋 岳珂 《祝英台近·登多景楼》词:“倩谁问。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 柳亚子 《鲁游杂诗》之三:“下方城郭真如蚁,衣带黄流曲折环。”参见“ 一衣带水 ”。
《國語辭典》:一衣带水(一衣帶水)  拼音:yī yī dài shuǐ
语出《南史。卷一○。陈后主本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比喻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泛指虽有江河阻隔,但不足以限制交往。《宋史。卷二五八。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