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韬迹匿光
逃名晦迹
并赃拿贼
遁名匿迹
潜移默运
来踪去迹
《国语辞典》:韬迹匿光(韬迹匿光)  拼音:tāo jī nì guāng
隐藏行迹与光采,不表现出来。《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韬迹匿光,人具尔瞻,翼尔鹰扬。」
《国语辞典》:逃名晦迹(逃名晦迹)  拼音:táo míng huì jī
隐姓埋名,不露行迹。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俺逃名晦迹,在这深山里隐居,真个无是无非。」
《国语辞典》:并赃拿贼(并赃拿贼)  拼音:bìng zāng ná zéi
行迹露败,当场人赃俱获。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刬地硬抵著头皮儿对。」也作「并赃拿败」。
《國語辭典》:遁名匿迹(遁名匿跡)  拼音:dùn míng nì jī
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如:「他为了怕债主追讨,只好到深山里过著遁名匿迹的日子。」
《國語辭典》:潜移默运(潛移默運)  拼音:qián yí mò yùn
不露痕迹,自然而然的改移转变。如:「他总以潜移默运的方式,来改变人的行为。」也作「潜移默夺」、「潜移阴夺」。
《國語辭典》:来踪去迹(來蹤去跡)  拼音:lái zōng qù jī
1.人来去所留下的踪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幸得女子来踪去迹,甚是秘密。又且身子轻捷,朝隐而入,暮隐而出。」《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文武卫门都瞧了,来踪去迹也看了,尸也验了。」也作「来踪去影」。
2.事情的前因后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见说了来踪去迹,方知一向与他同住的,乃是兴娘之魂。」也作「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