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担水向河里卖
弄斧班门
南郭处士
《漢語大詞典》:担水向河里卖(擔水向河裏賣)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犹言班门弄斧。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他的那兵书战策在我根前卖弄,则是担水向河里卖。”亦作“ 担水向河头卖 ”。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正末云]军师,他也使鞭,我也使鞭,可也怪他不着。[唱]他正是担水向河头卖。”
《國語辭典》:弄斧班门(弄斧班門)  拼音:nòng fǔ bān mén
班,鲁班,古代巧匠。「弄斧班门」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也作「班门弄斧」、「般门弄斧」。
《國語辭典》:班门弄斧(班門弄斧)  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班,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指在巧匠鲁班门前玩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班门弄斧,不知分量。」也作「弄斧班门」、「般门弄斧」。
《漢語大詞典》:南郭处士(南郭處士)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 滥竽充数 ”。
《國語辭典》:滥竽充数(濫竽充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倖,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