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行国(行國)
(1).周游于国中。《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郑玄 笺:“聊出行於国中,观民事以写忧。” 隋 王通 《文中子·礼乐》:“ 陈 守令劝吏息役, 董常 闻之曰:‘吾知夫子行国矣,未尝虚行也。’”
(2).游牧的国家。史记·大宛列传:“ 乌孙 在 大宛 东北可二千里,行国。”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不土著。”汉书·西域传上·西夜国:“ 西夜 与 胡 异,其种类 羌氐 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元年:“ 乌孙 、 康居 、 奄蔡 、 大月氏 ,皆行国,随畜牧,与 匈奴 同俗。” 胡三省 注:“随畜牧逐水草而居,无城郭常处,故曰行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似游牧非游牧,似城郭非城郭,介居国、行国之间,是俗一异。”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自 秦 、 汉 时起, 中国 基本上是统一富强的大国,境外邻国特别是北方的行国(游牧人的国家称行国),即使强盛一时也都远远不是 中国 的敌手。”
《国语辞典》:司法机关(司法机关)  拼音:sī fǎ jī guān
执行国家司法权的机关。其目的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持宪法与法律的尊严。如司法院、各级法院等。
《国语辞典》:国际责任(国际责任)  拼音:guó jì zé rèn
国家违反国际法规,不履行国际法所定的义务,以致损害他国或他国人民时,应负补救与赔偿的责任。
《国语辞典》:行宪纪念日(行宪纪念日)  拼音:xíng xiàn jì niàn rì
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于南京举行国民大会,制定宪法,次年同日正式施行。政府迁台后,至五十六年,特定每年此日为行宪纪念日。
《国语辞典》:航行安全书(航行安全书)  拼音:háng xíng ān quán shū
航行国际而容积在五百公吨以上的船只,在航行前,必先取得的船级證书。交船前,由船东委托验船机构,根据原设计的构造、规范加以核对、检验,符合规定才准签发航行安全书。主要目的在维持国际航行船只的安全品质。
《国语辞典》: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拼音:jiào yù bù guó yǔ tuī xíng wěi yuán huì
以往为推行国语教育,我国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成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隶属于教育部,负责设计与促进本国语言文字整理及标准编订事项的工作。民国二十四年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于民国一○二年并入教育部终身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