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奉道斋僧(奉道斋僧)  拼音:fèng dào zhāi sēng
尊信道教,以斋菜施与僧人。泛指信教行善。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国语辞典》:公门修行(公门修行)  拼音:gōng mén xiū xíng
官府审案,操纵生杀大权,官吏若能行善助人,必可修成正果。《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祇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也作「公门里好修行」、「公门之中好修行」。
《国语辞典》: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拼音:dàn zhī xíng hǎo shì,mò yào wèn qián chéng
只要行善,不计其他。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诗也。」
《国语辞典》: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拼音:jī shàn zhī jiā,bì yǒu yú qìng
(谚语)语出《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馀庆,馀留的德泽。全句指多行善事,必有后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作恶之家,必有馀殃。」
《国语辞典》:公门之中好修行(公门之中好修行)  拼音:gōng mén zhī zhōng hǎo xiū xíng
在官府内做事的人,比较方便随时行善助人,修成正果。也作「公门里好修行」、「公门修行」。
《国语辞典》:为善不欲人知(为善不欲人知)  拼音:wéi shàn bù yù rén zhī
默默行善而不希望别人知道。多指真心行善的人。如:「他每个月用无名氏的名义,捐款给慈善机关已达二十年。为善不欲人知,真令人敬佩。」
《国语辞典》:行好积德(行好积德)  拼音:xíng hǎo jī dé
行善事以积阴德。《红楼梦》第五九回:「我虽错了,姑娘吩咐了,我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国语辞典》:推贤乐善(推贤乐善)  拼音:tuī xián yào shàn
推崇贤人,乐于行善。《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漢語大詞典》:作善降祥
谓行善可获天佑。语出《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作善降祥’的古训, 六朝 人本已有些怀疑了。”
分類:行善天佑
《国语辞典》:道德发展(道德发展)  拼音:dào dé fā zhǎn
人类在知善行善与知恶去恶的活动,或气质的增长精进历程中,以学习、模仿和认同的方式达成,称为「道德发展」。
《漢語大詞典》:福征(福徵)
指行善得福的效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如以行善而偶钟祸报,为恶而儻值福徵,便生怨尤,即为欺诡。”
《國語辭典》:积善馀庆(積善餘慶)  拼音:jī shàn yú qìng
语本《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指多行善事,福佑后代。《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易称『积善馀庆』,徒欺人耳。」
《國語辭典》:好善乐施(好善樂施)  拼音:hào shàn lè shī
好做善事,乐于施舍以帮助他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夫妻两口,为了疏财仗义,好善乐施。」也作「乐善好施」、「好施乐善」。
《漢語大詞典》:道德评价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漢語大詞典》:丛雀渊鱼(叢雀淵魚)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雀)者,鸇也;为 汤 武 敺民者, 桀 与 紂 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能办交涉之人日益少,忍辱含垢,民气日靡,丛雀渊鱼,民心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