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融暖
融尊
融贯
酥融
销融
水融
融畅
都融
融彻
暖融融
化融
融洽
融光
陶融
土融
《漢語大詞典》:融暖
犹和暖。 王统照 《一栏之隔》:“融暖轻散的晨风,吹过对面的花丛,那些清香又甜净,又绵软,竟把我昨夜埋下的胡乱思想,全部消融。”
分類:犹和和暖
《漢語大詞典》:融尊
后汉书·孔融传:“﹝ 融 ﹞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恆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因以“融尊”为酒杯的典故。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且乘閒, 孙 阁长开, 融 尊盛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
分類:酒杯
《漢語大詞典》:融贯(融貫)
见“ 融会贯通 ”。
《國語辭典》:融会贯通(融會貫通)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将各种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序》:「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馀蕴。」《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传三。陈立传》:「南归后,乃整齐排比,融会贯通,成公羊义疏七十六卷。」
《漢語大詞典》:酥融
润滑柔软。 后蜀 阎选 《谒金门》词:“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分類:润滑柔软
《漢語大詞典》:销融(銷融)
(1).熔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今洋钱销融,净银仅及六钱六分,而值纹银八钱有奇。”
(2).谓日趋丧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主义之教育》:“ 支那 民族之涂炭,权利之销融,为 满 政府断送其生命者,歷刼而不可偿也。”
《骈字类编》:水融
唐 元稹 生春二十首 其十一 鸿雁惊沙暖,鸳鸯爱水融。
《漢語大詞典》:融畅(融暢)
(1).明白通畅。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文字志》:“ 安 弘粹通远,温雅融畅。”一本作“ 融畼 ”。 宋 黄庭坚 《答曹苟龙书》:“读书勿求多,唯要贯穿,使义理融畅,则下笔时不寒吃也。” 明 唐顺之 《答喻吴皋御史》:“赋篇伟丽,但摹拟选赋太似,而真意或稍不融畅耳。”
(2).暖和舒畅。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天地爱养:“夫春为青帝,回驭阳气,风和日暖,蛰雷一震而土脉融畅,万汇丛生。” 清 袁枚 新齐谐·吹铜龙送枉死魂锅上有守饭童子:“鬼无乐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气,始得融畅。”
(3).恬适。 宋 王暐 道山清话:“公与坐客各举两大白,公曰:‘説得通透后,令人心神融畅。’”
《韵府拾遗 东韵》:都融
列子黄帝篇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漢語大詞典》:融彻(融徹)
通明透彻。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分類:通明透彻
《國語辭典》:暖融融  拼音:nuǎn róng róng
温暖的样子。如:「阳春三月,气候总是暖融融的,叫人陶醉。」也作「暖烘烘」、「暖溶溶」。
《漢語大詞典》:化融
谓为教化所融合。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诗》:“四野无坚壁,群生未化融。”
分類:教化融合
《國語辭典》:融洽  拼音:róng qià
彼此间的感情和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起先万帅公馀之暇,还时常邀他来问些学业,谈得甚为融洽。」
《漢語大詞典》:融光
明亮的光。 唐 沈亚之 《湘中怨解》:“醉融光兮渺瀰,迷千里兮涵洇湄。”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
分類:明亮
《漢語大詞典》:陶融
(1).陶冶教化。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凿乾缔搆,允归睿作之功;寿国陶融,必有挺生之佐。” 前蜀 杜光庭 《御史中丞刘滉九曜醮词》:“伏以太上玄元,陶融万化,五老上帝,统御羣生。”《痛史》第十七回:“ 胡仇 道:‘教导也是不能少的。此时,若不把道德陶融了,将来长大亲政时,天下事更不可问了。’”
(2).陶铸融合。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一:“他( 司马迁 )串集了无数的不同时代,不同著者的史书,陶融冶铸之为一,正如合诸种杂铁于一炉而烧冶成了一段极纯整的钢铁一样,使我们毫不能见其凑集的缝迹。”
(3).犹言调和鼎鼐。指协调各方,治理国家。《再生缘》第四三回:“且讲那 酈相 连朝阁内详,办理事情安社稷,陶融景化奉君王。”
《骈字类编》:土融
姚合 庭春诗 土融凝野色,冰散满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