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蝌蚪  拼音:kē dǒu
蛙或蟾蜍的水生幼体。背面黄褐色或黑色,体椭圆,尾大而侧扁。大多为草食。成长时先生后肢,寻生前肢,尾渐缩小至不留痕迹,最后变成蛙或蟾蜍。也称为「科斗」、「蝌子」、「悬针」。
《漢語大詞典》:蝌蚪书(蝌蚪書)
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鲁 壁再传蝌蚪书,相传竟断 卫 伯儒。” 清 沈起凤 《谐铎·荆棘里》:“老人挈 周 登舟,达岸,岸上树廉石,鐫金碧大字,类蝌蚪书, 周 不能辨。”参阅尔雅翼·释鱼三
《國語辭典》:蝌蚪文  拼音:kē dǒu wén
周代的古文字。上古笔墨未发明前,以竹梃点漆文字于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文字之体乃头粗尾细,状似蝌蚪,故名。也称为「科斗」、「科斗书」、「科斗文」。
分類:蝌蚪文
《漢語大詞典》:蝌蚪文字
蝌蚪书。《水浒传》第七一回:“﹝ 何道士 ﹞对 宋江 説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天书。这是一块龟板,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刻着几行蝌蚪文字。”亦省称“ 蝌蚪文 ”。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有石榻,榻上朱棺已朽,白骨一具甚伟,旁置铜剑,长丈餘,晶莹緑色,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参见“ 蝌蚪书 ”。
《漢語大詞典》:蝌蚪书(蝌蚪書)
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鲁 壁再传蝌蚪书,相传竟断 卫 伯儒。” 清 沈起凤 《谐铎·荆棘里》:“老人挈 周 登舟,达岸,岸上树廉石,鐫金碧大字,类蝌蚪书, 周 不能辨。”参阅尔雅翼·释鱼三
《漢語大詞典》:蝌蚪文字
蝌蚪书。《水浒传》第七一回:“﹝ 何道士 ﹞对 宋江 説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天书。这是一块龟板,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刻着几行蝌蚪文字。”亦省称“ 蝌蚪文 ”。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有石榻,榻上朱棺已朽,白骨一具甚伟,旁置铜剑,长丈餘,晶莹緑色,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参见“ 蝌蚪书 ”。
《漢語大詞典》:蝌蚪书(蝌蚪書)
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鲁 壁再传蝌蚪书,相传竟断 卫 伯儒。” 清 沈起凤 《谐铎·荆棘里》:“老人挈 周 登舟,达岸,岸上树廉石,鐫金碧大字,类蝌蚪书, 周 不能辨。”参阅尔雅翼·释鱼三
《漢語大詞典》:科斗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 释文:“科斗,虾蟇子也。” 唐 韩愈 《峡石西泉》诗:“闻説旱时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龙。” 宋 梅尧臣 《初闻蛙》诗:“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 爱罗先珂君 也常常踱来访他们。”
(2).指科斗文字。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於 汴州 识 开封 令 服之 者, 阳冰 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 卫宏 《官书》,两部合一卷。”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播华虫。”
(3).指古文经籍。 唐 刘言史 《放萤怨》诗:“架中科斗万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子由 尝跋 东坡 遗稿云……科斗藏壁间,见者空叹惊。废兴自有时,诗书付 西京 。”
(4).指科斗形营帐。 唐 崔湜 《大漠行》:“科斗连营 太原 道,鱼丽合阵 武威 川。”
《國語辭典》:悬针(懸針)  拼音:xuán zhēn
1.一种篆书。形状似针的锋芒,故称为「悬针」。据说为后汉章帝时曹喜所作。
2.书法中竖画的写法。因竖画自上而下,端正笔直,下端出锋如针倒悬,故称为「悬针」。
3.蝌蚪的别名。参见「蝌蚪」条。
《漢語大詞典》:蚪蝌
蝌蚪。指蝌蚪文字。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浊水緑字著神怪,穴中金简书蚪蝌。”
分類:蝌蚪
《漢語大詞典》:玄鱼(玄魚)
蝌蚪的别名。详“ 玄针 ”。
分類:蝌蚪
《國語辭典》:玄针(玄鍼)  拼音:xuán zhēn
旧俗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妇女对月穿针以乞巧,所用的针即称为「玄针」。南朝宋。孝武帝〈七夕〉诗:「沿风被弱缕,迎辉贯玄针。」
《國語辭典》:玄针(玄鍼)  拼音:xuán zhēn
旧俗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妇女对月穿针以乞巧,所用的针即称为「玄针」。南朝宋。孝武帝〈七夕〉诗:「沿风被弱缕,迎辉贯玄针。」
《漢語大詞典》:水仙子
(1).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
(2). 南宋 时 西湖 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歌妓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
(3).蝌蚪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漢語大詞典》:活师(活師)
即蝌蚪。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藟山 ,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湖水 出焉,东流注于 食水 ,其中多活师。” 郭璞 注:“科斗也,尔雅谓之活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斗﹝集解﹞引 陈藏器 曰:“活师即蛤蟆儿,生水中,有尾如鮽鱼,渐大则脚生尾脱。”
分類:蝌蚪郭璞
《漢語大詞典》:虾蟆粘
蝌蚪的别名。
分類:蝌蚪
《漢語大詞典》:虾蟆台(蝦蟇臺)
见“ 虾蟆臺 ”。
《漢語大詞典》:虾蟆黏(蝦蟇黏)
蝌蚪的别名。尔雅翼·释鱼三:“科斗,虾蟇子也……今俗谓之虾蟇臺,亦谓之虾蟇黏。”
分類:蝌蚪
《国语辞典》:虼蚪儿(虼蚪儿)  拼音:gè dǒu ér
蝌蚪。《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九出》:「买三十蕃鬋油,把虼蚪儿煎了,吃大麦饭。」
分类: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