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蚁聚之兵(蚁聚之兵)  拼音:yǐ jù zhī bīng
像蚂蚁一样成群聚集的众多兵马。《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国语辞典》:蚂蚍蜉(蚂蚍蜉)  拼音:mǎ pí fú
大蚂蚁。也作「马蚍蜉」。
分类:蚂蚁
《国语辞典》:蚂蚁窝(蚂蚁窝)  拼音:mǎ yǐ wō
蚂蚁的巢穴。《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做儿子的人,把个父亲放在水窝里、蚂蚁窝里,不迁起来,还成个人!」
分类:蚂蚁巢穴
《漢語大詞典》:蜂扇蚁聚(蜂扇蟻聚)
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隋书·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 杨谅 之愚鄙,羣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北史·房豹传》作“蜂扇螘聚”。
《国语辞典》:工蚁(工蚁)  拼音:gōng yǐ
蚂蚁中负责搜寻食物、抚育幼蚁等工作的雌蚁,遗传上同女王蚁,体小,生产能力弱。
《漢語大詞典》:蛾封
蚂蚁衔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 王闿运 《黄司使诔》:“生不利时,乃躓蛾封。”参见“ 蚁封 ”。
分類:蚂蚁
《國語辭典》:蚁封(蟻封)  拼音:yǐ fēng
1.蚂蚁掘地封土为巢。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震之蹇》:「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2.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孟子。公孙丑上》:「泰山之于丘垤」句下汉。赵岐。注:「垤,蚁封也。」
分類:蚁垤
《漢語大詞典》:蛾附蜂屯
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纷纭杂乱。 严复 《原强》:“一旦有急,则蛾附蠭屯,授之以扞格不操之利器,曳兵而走,转以奉敌。”
《漢語大詞典》:蛾度蛇行
像蚂蚁和蛇那样爬行。形容山路险陡。 清 钱谦益 《从文殊院过喝石庵到一线天下百步云梯径莲华峰憩天海》诗:“ 莲华沟 畔少人跡,蛾度虵行限削壁。”
《国语辞典》:撼树蚍蜉(撼树蚍蜉)  拼音:hàn shù pí fú
蚍蜉,大蚂蚁。撼树蚍蜉比喻高估自己实力的人。宋。刘克庄〈沁园春。畴昔遭逢〉词:「后身定作班扬,彼撼树蚍蜉不自量。」
《國語辭典》:白蚂蚁(白螞蟻)  拼音:bái mǎ yǐ
1.动物名。昆虫纲等翅目。参见「白蚁」条。
2.掮客。旧时替人居间说合,促成买卖而获取佣金的人。此种人无缝不钻,善赚银钱,故称为「白蚂蚁」。
3.俗称诱拐寡居妇女的匪棍。
《國語辭典》:白蚁(白蟻)  拼音:bái yǐ
动物名。昆虫纲等翅目。已知者约一千九百种,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外形似蚂蚁,但体色较浅,身体较柔软。其社会结构极为一致,不像蚂蚁常因种别而异,多以木质为食。
《國語辭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拼音:qiān lǐ zhī tí,kuì yú yǐ xuè
千里长的堤岸,因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对小处的疏失不慎而导致大灾祸。语本《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寻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國語辭典》:蚍蜉撼大树(蚍蜉撼大樹)  拼音:pí fú hàn dà shù
蚍蜉,大蚂蚁。蚍蜉撼大树指以大蚂蚁的力量想去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作「蚍蜉撼树」。
《漢語大詞典》:热盘上蚁子(熱盤上蟻子)
犹言热锅上蚂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大家疑惑,就像热盘上蚁子,坐立不安。”
分類:蚂蚁
《漢語大詞典》:金小蜂
昆虫名。身体大小如蚂蚁,多呈金属的绿、蓝、金黄、铜黄等颜色,种类极多,其中多数是害虫的天敌。
《國語辭典》:蚂蚁啃骨头(螞蟻啃骨頭)  拼音:mǎ yǐ kěn gǔ tou
比喻做事的艰难辛苦。如:「这件浩大的工程,做起来真是蚂蚁啃骨头,有得拼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