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虫虺(蟲虺)
犹虫蛇。 唐 贾岛 《重酬姚少府》诗:“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参见“ 虫蛇 ”。
《漢語大詞典》:虫蛇(蟲蛇)
(1).泛指蛇和其他虫类。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鱉,人则食之。”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诗:“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2).喻指异族异类的人。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明 高启 《喜幼文北归》诗:“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鵠飞。”
(3).谓虫蛇纠曲之状。比喻曲折钩连的书法。 汉 蔡邕 《篆势》:“頽若黍稷之垂颖,藴若虫蛇之棼緼。”《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鸞,舒翼未发,若举復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韵府拾遗 尾韵》:狐虺
眺补之诗狐虺日纵横
《国语辞典》:梦虺(梦虺)  拼音:mèng huǐ
语本《诗经。小雅。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梦见虺,古代认为是生女的预兆。《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类》:「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骈字类编》:虺蟠
崔伯昜感山赋见熊骧下
《骈字类编》:虺尾
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元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杜牧朱坡诗见麑蹄下
《國語辭典》:王虺  拼音:wáng huǐ
大蛇。《楚辞。屈原。大招》:「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分類:大蛇
《漢語大詞典》:熊虺
(1).指生男或生女。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今夫揲之以至刓,灼之以殆尽,徒与夫蚩蚩者问歉穰,占熊虺,起讼需食、亡羊丧牛之间耳。”
(2).古代传说中一种生于南方的九首怪蛇。 唐 李贺 《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王琦 汇解:“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王逸 注:‘言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
《骈字类编》:虺出
宋史乐志瞻彼南山有虺其出维蛰之奋维疠之息
《漢語大詞典》:蛰虺(蟄虺)
潜伏的毒蛇。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三十韵》:“晚籜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分類:潜伏毒蛇
《漢語大詞典》:虺蜥
蜥蜴。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云: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哀今之人,胡为虺蜥。”按,今本诗·小雅·正月作“虺蜴”。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当其行龙姿於虺蜥之中,卷凤翅乎斥鷃之羣。”参见“ 虺蜴 ”。
分類:蜥蜴
《國語辭典》:虺蜴  拼音:huǐ yì
有毒螫的虫。比喻肆毒害人。《诗经。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分類:蜥蜴
《漢語大詞典》:虺韡
盛多貌。 晋 夏侯湛 《禊赋》:“粲烂虺韡,混曄发越。”
《漢語大詞典》:虺民
毒蛇似的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孙妙仲 作《截臂行》﹞虺民虺民,用心若此非吾人。有寃自可次第诉,毒人何必残其身!”
分類:毒蛇
《漢語大詞典》:虺豺
泛指毒蛇猛兽。 宋 王安石 《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指撝 光颜 战 洄曲 ,闞如怒虎搏虺豺。”
《漢語大詞典》:玉虺
大蛇。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鰅鱅虎豹兮,玉虺腾轩。” 刘师培 文说:“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参见“ 王虺 ”。
分類:大蛇
《國語辭典》:王虺  拼音:wáng huǐ
大蛇。《楚辞。屈原。大招》:「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分類:大蛇
《骈字类编》:苍虺(苍虺)
本草集解见白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