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4,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家藏笏
伏生藏壁
龟藏六
汉后藏钩
染髭藏老
兔藏三窟
金屋藏娇
藏匕首
论衡帐中藏
仕羞捷径
魏王卧内藏兵符
一门三秀才
衣衾藏李固
用舍行藏
用行舍藏
典故
存留谏笏
 
家藏笏


《北史》卷七十三〈张威列传〉~2533~
隋文帝受禅,拜幽、洛二州总管,改封晋熙郡公。寻拜河北道行台仆射,后督晋王军府事。迁青州总管。在青州颇事产业,遣家奴于人间鬻芦菔根,其奴缘此侵扰百姓。上深加谴责,坐废于家。后从上祠太山,至洛阳,上责让之,因问威所执笏安在。威顿首曰:「臣负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上曰:「可持来。」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今还公笏。」于是复拜洛州刺史。后改封皖城郡公,转相州刺史。卒。
《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徵列传·(五世孙)魏谟〉~3882~
谟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徵贤,诏访其后,汝士荐为右拾遗。谟姿宇魁秀,帝异之。邕管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今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不见其可。」有诏改洪州别驾。禦史中丞李孝本,宗室子,坐李训事诛死,其二女没入宫。谟上言:「陛下即位,不悦声色,于今十年,未始采择。数月以来,稍意声伎,教坊阅选,百十未已,庄宅收市,沄沄有闻。今又取孝本女内之后宫,宗姓不育,宠倖为累,伤治道之本,速尘秽之嫌。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帝即出孝本女,诏曰:「乃祖在贞观时,指事直言,无所避,每览国史,朕与嘉之。谟为拾遗,屡有献纳。夫备洒埽于内,非曰声妓,恤宗女之幼,不为渔取,然疑似之间,不可户晓,谟辞深切,其惜我之失,不亦至乎?谟虽居位日浅,朕何爱一官,增直臣之气,其以谟为右补阙。」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徵,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荆南监军吕令琛纵傔卒辱江陵令,观察使韦长避不发,移内枢密使言状。谟劾长任察廉,知监军侵屈官司,不以上闻,私白近臣,乱法度,请明其罚。不报。俄为起居舍人,帝问:「卿家书诏颇有存者乎?」谟对:「惟故笏在。」诏令上送。
典故
伏生藏壁
 
伏生遗经
 
口传伏生
 
济南书
  
访遗经
 
相关人物
伏生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324~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閒。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列传·伏生〉~3603~
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徵,弗能明定。是后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云。

例句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 司空曙 送王先生归南山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典故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三〈事汇部上〉~550~2~
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彼。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于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著触,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其六根若出若缘,不得其便。犹如龟虫,野干不得其便。尔时世尊,即说偈言:「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不依不甫彼,覆心勿言说。」

简释

龟藏六:喻为避祸而不出头。唐陈陶《题僧院紫竹》:“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

典故
汉后藏钩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钩翼夫人》
钩翼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捲,饮食少。汉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钩。手得展,幸之,生昭帝。
晋·周处《风土记》
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妃儿童分为藏驱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

例句

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 李商隐 拟意

典故 
染髭藏老
 
米嘉荣

相关人物
米嘉荣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唱得梁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旧人唯有米嘉荣】【旧人难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近来年少轻先辈】【近来时世轻前辈】【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一别嘉荣三十载,忽闻旧曲尚依然。如今世俗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少年】。
典故  
兔藏三窟
 
失三窟
 
夷甫三窟
 
营三窟
   
狡兔汁
 
狡兔窟
 
狡兔迷窟
 
谋三窟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冯谖(冯驩)


《战国策》卷十一〈齐四·齐人有冯谖者〉~399~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王衍〉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

简释

兔藏三窟:喻指谋求避祸之道。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二首》之一:“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例句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唐彦谦 梅亭

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

计疏狡兔无三窟,羁甚宾鸿欲一生。 罗隐 贵池晓望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 苏颋 御箭连中双兔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鲍溶 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话别


《汉武帝故事》~333~
汉景皇帝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艺文类聚》卷十六〈储宫部·太子妃〉~303~
《汉武帝故事》曰:初,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时帝尚小,长公主指女问帝曰:「得阿娇好不?」帝曰:「若得阿娇,以金屋贮之。」主大喜,乃以配帝,是曰陈皇后。阿娇,后字也。
典故
卷地图
   
献图
 
督亢图穷
 
藏匕首

相关人物
荆轲
 
秦武阳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36~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简释

图穷:喻最终显露本意或真相。宋钱惟演《始皇》:“金椎漫筑甘泉道,匕首还献督亢图。”


例句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元稹 说剑

典故
论衡帐中藏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充〉~629~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唐·李贤注引《袁山松书》曰:「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抱朴子曰:「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典故
仕羞捷径
 
南山捷径
 
终南
 
终南径捷
 
相关人物
卢藏用


《大唐新语》卷十〈隐逸〉~57~
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藏用博学工文章,善草隶,投壶弹琴;莫不尽妙。未仕时,尝辟谷练气,颇有高尚之致。及登朝,附权要,纵情奢逸,卒陷宪纲,悲夫!
《大唐新语》卷十《隐逸第二十三》~57~
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藏用博学工文章,善草隶,投壶弹琴;莫不尽妙。未仕时,尝辟谷练气,颇有高尚之致。及登朝,附权要,纵情奢逸,卒陷宪纲,悲夫!

简释

南山捷径:指隐居沽名而求做官,或喻投机取巧的便捷途径。宋范成大《逍遥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谁怜蛮府清池句,不着南山捷径鞭。”

典故
魏王卧内藏兵符

相关人物
晋鄙
 
魏无忌(信陵君)
 
魏安釐王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閒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例句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一门三秀才

相关人物
杜正伦
 
杜正玄
 
杜正藏


《隋书》卷七十六〈文学列传·杜正玄(弟正藏)〉~747~
杜正玄字慎徽,其先本京兆人,八世祖曼,为石赵从事中郎,因家于邺。自曼至正玄,世以文学相授。正玄尤聪敏,博涉多通。兄弟数人,俱未弱冠,并以文章才辩籍甚三河之间。开皇末,举秀才,尚书试方略,正玄应对如响,下笔成章。仆射杨素负才傲物,正玄抗辞酬对,无所屈挠,素甚不悦。久之,会林邑献白鹦鹉,素促召正玄,使者相望。及至,即令作赋。正玄仓卒之际,援笔立成。素见文不加点,始异之。因令更拟诸杂文笔十馀条,又皆立成,而辞理华赡,素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授晋王行参军,转豫章王记室,卒官。弟正藏。正藏字为善,尤好学,善属文。弱冠举秀才,授纯州行参军,历下邑正。大业中,学业该通,应诏举秀才,兄弟三人俱以文章一时诣阙,论者荣之。著碑诔铭颂诗赋百馀篇。又著文章体式,大为后进所宝,时人号为文轨,乃至海外高丽、百济,亦共传习,称为杜家新书。
《新唐书》卷一百六〈杜正伦列传〉~4037~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
典故
衣衾藏李固

相关人物
李固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
「州郡收固二子基、兹于郾城,皆死狱中。小子燮得脱亡命。冀乃封广、戒而露固尸于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乃左提章钺,右秉鈇锧,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夏门亭长呵之曰:『李、杜二公为大臣,不能安上纳忠,而兴造无端。卿曹何等腐生,公犯诏书,干试有司乎?』亮曰:「亮含阴阳以生,戴乾履坤。义之所动,岂知性命,何为以死相惧?」亭长叹曰:『居非命之世,天高不敢不跼,地厚不敢不蹐。耳目适宜视听,口不可以妄言也。』太后闻而不诛。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而殉尸不肯去。太后怜之,乃听得襚敛归葬。」

例句

虽有衣衾藏李固,终无表疏雪王章。 李玖 四丈夫同赋


《论语注疏·述而》~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宋·邢炳疏:「言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舍随时,行藏不忤于物。」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述而》~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漢語大詞典》:济南生(濟南生)
谓 汉 朝 伏生 。 秦 博士, 西汉 今文《尚书》最早传播者。 伏生 , 济南 人,故称。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 济南生 ,九十诵古文。” 唐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诗:“上古全经皆在口, 秦 人如见 济南生 。”
《國語辭典》:逸书(逸書)  拼音:yì shū
1.久经散逸的古书。
2.汉武帝末,鲁恭王整修孔子故居时于复壁里所发现的《尚书》篇章。较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多出十六篇,号称《古文尚书》。
《漢語大詞典》:龟藏六(龜藏六)
谓龟遇危险便将头尾和四足缩入甲中以避害。后因比喻人的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简出,以免招嫉惹祸。语本杂阿含经卷四三:“过去时世,有河中草,有龟於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兾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 唐 陈陶 《题僧院紫竹》诗:“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 宋 苏轼 《寄傲轩》诗:“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之一:“此身未作龟藏六,扰扰人间同一局。”亦作“ 龟六藏 ”。 金 李澥 《漫书》诗:“胸怀平日窗八达,伎俩只今龟六藏。”亦省作“ 龟藏 ”。 宋 范成大 《春晚卧病而燕宫海棠已烂熳矣》诗:“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为甚么定要龟藏在你自己的生活里,做些虚伪的表现呢?”
《漢語大詞典》:嘉荣(嘉榮)
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七十里,曰 半石之山 ,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餘,赤叶赤华,华而不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霆。”
分類:草名
《國語辭典》:三窟  拼音:sān kū
三个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分類:洞穴避祸
《漢語大詞典》:兔三窟
“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祸。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漢語大詞典》:狡兔三穴
见“ 狡兔三窟 ”。
《國語辭典》: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聊斋志异。卷七。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也作「三窟狡兔」。
分類:藏身避祸
《國語辭典》: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聊斋志异。卷七。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也作「三窟狡兔」。
分類:藏身避祸
《國語辭典》:金屋藏娇(金屋藏嬌)  拼音:jīn wū cáng jiāo
汉武帝幼时欲建华丽的宫殿给表妹阿娇居住。典出汉。班固〈汉武故事〉。后指营建华屋给所爱的女子居住,或指纳妾之事。元。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四出:「则怕呵,把俺年深色浅,当了个金屋藏娇。」《二十载繁华梦》第二三回:「当时佘老五恋著雁翎,周庸祐也恋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漢語大詞典》:金屋贮娇(金屋貯嬌)
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 猗兰殿 。年四岁,立为 胶东王 。数岁,长公主 嫖 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 胶东王 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 阿娇 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 阿娇 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 汉武帝 要用金屋接纳 阿娇 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南朝 梁 费昶 《长门怨》诗:“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亦作“ 金屋藏娇 ”。《廿载繁华梦》第二三回:“当时 佘老五 恋着 雁翎 , 周庸祐 也恋着 雁翎 ,各有金屋藏娇之意。”《小说界》1989年第11期:“那 杨老板 虽则热衷于金屋藏娇,却又怕太太怕到了根,一旦隐情暴露,便被严格管制。”
《漢語大詞典》:图穷(圖窮)
比喻形迹败露,处境窘促。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参见“ 图穷匕见 ”。
分類:处境
《國語辭典》:图穷匕见(圖窮匕見)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献燕国的地图,而藏匕首于图中,以谋刺秦王的故事。典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后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现出真相。如:「他私下挪用公款来周转,没想到图穷匕见,终于吃上官司。」也作「图穷匕现」、「图穷匕首见」。
分類:太子荆轲
《國語辭典》:终南捷径(終南捷徑)  拼音:zhōng nán jié jìng
唐代卢藏用举进士,然不受重用,遂隐居终南山以求高名,后果被召任官的故事。见《新唐书。卷一二三。列传。卢藏用》。后用于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径。明。章懋〈与韩侍郎书〉:「又休退多年,今骤得美官,而强颜复出,恐贻终南捷径之诮。」《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张宝瓒借此认识了几位当道,又结交了几家富贾豪商,自以为终南捷径。」
《國語辭典》:用舍行藏  拼音:yòng shě xíng cáng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不强求富贵名利的处世态度。参见「用行舍藏」条。「舍」文献异文作「舍」。宋。苏轼〈贺欧阳仕少师致启〉:「是以用舍行藏,仲尼独许于颜子。」
《國語辭典》: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shě cáng
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不强求富贵名利的处世态度。《晋书。卷六一。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也作「用舍行藏」。
分類:就行退隐
《國語辭典》: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shě cáng
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不强求富贵名利的处世态度。《晋书。卷六一。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也作「用舍行藏」。
分類:就行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