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蓁薮(蓁藪)
荆棘丛生之地。文选·曹冏〈六代论〉:“宗庙焚为灰烬,宫室变为蓁藪。” 刘良 注:“蓁藪谓草木荒也。”
《漢語大詞典》:巢薮(巢藪)
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盖因兹大号,荡其巢藪。可遣使某官,组甲十万,铁骑千马,斜趣 潁 洛 ,衝其要津。”
《漢語大詞典》:财薮(財藪)
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物阜民富,仕宦之人,遂视 四川 为财藪。”
《漢語大詞典》:奥薮(奥藪)
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隶释·汉庐江太守范式碑:“寔绍德之奥藪,而仪民之渊表也。”
分類:渊薮聚集
《骈字类编》:宫薮(宫薮)
宋史乐志:我有宫薮,麟凤来思。君子有乐,嘉宾式慰劝思。
《漢語大詞典》:故薮(故藪)
指从前栖息的泽薮。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藪,离鸟悲旧林。”
《骈字类编》:崇薮(崇薮)
国语: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
《漢語大詞典》:麓薮(麓藪)
山麓和泽薮。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离》:“山林麓藪,非人所处,鸟兽无礼,使我心苦。”
分類:山麓泽薮
《韵府拾遗 有韵》:旧薮(旧薮)
赵孟頫诗:池鱼思故渊,槛兽念旧薮。
《漢語大詞典》:窟薮(窟藪)
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至使末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得以 老 庄 为窟藪,不亦惜乎!”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亡命逋逃,因为窟藪。”
分類:寄托藏身
《漢語大詞典》:潴薮(瀦藪)
亦作“潴藪”。 犹渊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政府者万恶之源也》:“然后知政府乃纳污之潴藪。”
分類:渊薮
《漢語大詞典》:诤薮(諍藪)
争讼的渊薮。諍,通“ 争 ”。 清 魏源 《小学古经叙》:“夫执古本以攻改本者顺而易,执改本以争古本者逆而难,此《大学》所以久成諍藪也。”
分類:争讼渊薮
《骈字类编》:中薮(中薮)
周礼泽虞见中泽下。
《漢語大詞典》:增薮(增藪)
野草丛生的洼地。管子·揆度:“烧山林,破增藪,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
《分类字锦》:攒迸林薮(攒迸林薮)
卢仝 寄男抱孙诗 竹林吾最惜,新笋好看守。万箨苞龙儿,攒迸溢林薮。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