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蕴藉(蘊藉)  拼音:yùn jiè
含蓄不外露。南朝梁。沈约 伤庾杲之诗:「蕴藉含文雅,散朗溢风飙。」唐。薛用弱〈王维〉:「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也作「酝藉」、「韫藉」。
《漢語大詞典》:蕴藉
含蓄。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 马氏 固 罗马 教僧,其言不得不稍蕰藉,充其意趣,去金铁主义不远矣。”
分類:含蓄
《分类字锦》:温恭蕴藉(温恭蕴藉)
后汉书桓荣传拜为博士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注蕴藉犹言宽博有馀也
后汉书桓荣传拜为议郎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往汝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
后汉书桓荣传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
《国语辞典》:蕴藉含蓄(蕴藉含蓄)  拼音:yùn jiè hán xù
言语、文字含蓄文雅。《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些蕴藉含蓄者。」
《漢語大詞典》:风流缊藉(風流藴藉)
见“ 风流藴藉 ”。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分类字锦》:乃尔蕴藉(乃尔蕴藉)
苏轼书孙叔静诸葛笔久在海外旧所赍笔皆腐败至用鸡毛笔拒手狞劣如魏元忠所谓骑穷相驴脚摇镫者今日忽于孙叔静处用诸葛笔惊叹此笔乃尔蕴藉耶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缊藉(緼藉)
蕴藉。含蓄宽容。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太后尝问 仁杰 :‘朕欲得一佳士用之……’ 仁杰 对曰:‘文学緼藉,则 苏味道 、 李嶠 固其选矣。’”
《漢語大詞典》:酝藉(醖藉)
亦作“酝籍”。 蕴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 广德 为人温雅有醖藉。”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宽博有餘也。”陈书·谢哲传:“ 哲 美风仪,举止醖藉,而襟怀豁然。”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六:“二诗意虽同,然论其醖籍,则 黄 ( 黄伯厚 )句为胜。” 明 冯时化 《酒史·酒献》:“﹝ 李白 ﹞风流醖籍,为世所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春思》之‘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幃’,皆醖藉吞吐,言短意长。”
《漢語大詞典》:沈郁(沈鬱)
亦作“沉鬱”。
(1).沉闷忧郁。 晋 陆机 《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鬱,愴感物而增深。”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茅盾 《创造》一:“在沉郁的心绪中, 君实 又回忆起 娴娴 和他的一切琐屑的龃龉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缓;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急。”
(2).深刻含蕴;深沉蕴藉。 汉 刘歆 《与扬雄书》:“非 子云 澹雅之才,沉鬱之思,不能经年鋭精,以成此书。”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子美 不能为 太白 之飘逸, 太白 不能为 子美 之沉鬱。”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作词之法,首贵沉鬱,沉则不浮,鬱则不薄。顾沉鬱未易强求,不根柢於《风》《骚》,乌能沉鬱!”
《國語辭典》:温克(溫克)  拼音:wēn kè
温和谦恭、谨慎自持。《诗经。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公子性本温克,词气愈和。」
《國語辭典》:含蕴(含蘊)  拼音:hán yùn
包含蕴藏。如:「这座山除了含蕴丰富的金属矿产外,更有多种稀有名贵的动、植物。」
《漢語大詞典》:沈郁顿挫(沈鬱頓挫)
深沉蕴藉,抑扬有致。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鬱顿挫,随时敏给, 扬雄 、 枚皋 可企及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沉鬱顿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之言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女﹞弹《湘妃怨》一曲,沉鬱顿挫,如泣如诉。”
《漢語大詞典》:沈蕴
深沉蕴藉。 元 揭傒斯 《进至大圣德颂表》:“盖诗之为道,诵其辞无钩棘丛杂之繁,聆其音有往来疏数之节,玩其义有优柔沉藴之旨。”
分類:深沉蕴藉
《國語辭典》:沉郁顿挫(沉鬱頓挫)  拼音:chén yù dùn cuò
文章的气势深沉蕴蓄而抑扬曲折。唐。杜甫 进雕赋表:「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