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蒺藜  拼音:jí lí
植物名。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草本。茎匍匐于地,羽状复叶,小叶六至十四枚。夏日开花,花单生叶腋,花瓣五枚,黄色。果为五枚分果片组成,每分果片具长、短刺各一对。种子入药,具滋补作用。生长于海滨沙地。也称为「升推」。
《國語辭典》:铁蒺藜(鐵蒺藜)  拼音:tiě jí lí
1.一种古代军用的障碍物。以尖锐的三角形铁片联缀成串,形若草本植物蒺藜,通常布置于道路上或浅水中,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武备志。兵诀评。六韬。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尺、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水浒传》第四七回:「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著竹签、铁蒺藜。」也称为「渠答」。
2.武器名。古代武侠所用的一种金属带刺的暗器。
《漢語大詞典》:铁蒺藜骨朵(鐵蒺藜骨朶)
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一头装柄,一头长圆形,上面装有铁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使一个铁蒺藜骨朶,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
《国语辞典》:种上蒺藜,就要扎脚(种上蒺藜,就要扎脚)  拼音:zhòng shàng jí lí,jiù yào zhā jiǎo
种上有刺的蒺藜,就会扎到自己的脚。比喻恶有恶报,自食恶果。
分类:蒺藜自己
《漢語大詞典》:蒺藜骨朵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 西羌 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水浒传》第一○八回:“这两个副将都蹬的七八百斤劲弩,各会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马。”
《國語辭典》:蒺藜沙上野花开(蒺藜沙上野花開)  拼音:jí lí shā shàng yě huā kāi
比喻英才埋没。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我不能勾丹凤楼前春中选,伴著这蒺藜沙上野花开。」
分類:埋没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