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蒙字子正,乌程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安吉水人,字求我。文宗天历乡举。治《》有名。有《易精蕴大义》。
吕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西河人,字蒙甫。少谮心性理之学。为广平大名教授。秩满,荐历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首上疏请黜贪懦之吏。文宗天历初,由南台都御史佥海北海南道廉访司使,所至兴学校,正风俗,断疑狱,弭盗寇。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卒谥简肃。
孙元蒙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1—1375 【介绍】: 元明间鄞县人,字正甫。为鄞县慈湖书院山长。顺帝至正八年辟余杭县学教谕,致仕归。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法祯。字蒙隐。雪涧其号也。蒋氏。其先曹之定陶人。家世阀阅。宋靖康间。高曾避金兵。徙淮西寿春。因家焉。父德胜。将兵取襄阳有功。封济阴侯。母鲁夫人。严而贤。师生岐嶷。龆龀习诗赋声律。日记数千言。然气羸疾瘵。每病则濒死。术者以为非寿者相。父母舍之出家。事退庵无公大讲师落发。十七入讲肆。通经论大旨。开官讲于建邺声华夺席。寻入京师。告单庆寿太尉驸马沈王。日请入府说法。延祐丙辰。被旨即庆寿开堂。移易州之兴国。逾年。两奉诏。翻译菩提行释论二十七卷。西夏僧慧澄译语。师笔受缀文。一言三详。删治一出于师。所司供给。仍指授画工。于大内宝云殿。绘高僧像八十八龛。师作八十八传。金书其上。初皇庆之开举场也。蒙古色目习三场举业。渐染朱熹之说。谓佛语为诞妄。诏翰林虎承旨妙三藏与师三人。以张天觉护法论。译为国语。以化之。英宗即位。将以大藏经治铜为板。而文多舛误。徵选天下名僧六十员。雠较。师与湛堂西谷三人。为总督。重勘诸师所较。仍新为目录。旌赏特加。泰定至顺之交。教门有大故。师必预议秉笔。后至元丙子。被两宫诏旨。主南城大竹林。至正戊子。诏重译菩提行颂文。陛见于大口行宫。上以汉语。呼师号而面谕焉。是年。俗儒王溥张琅。陈言僧道之弊数十条。省部从其说。将行移文檄。师为驳邪论以辟之。其议遂𥨊。又江西儒学官涂以义。上数千言。其大旨。欲尽毁天下寺观。僧道归俗。财产没官。师为公牍。回省部。折其邪说。乃止。甲午。迁潭柘之龙泉。师开堂出世。四十馀年。膺累朝眷顾。凡皇家大会。演法师为巨擘。王公有识大人。皆望尘加敬。名声振寰宇。碑志文言。殆遍海内。性明敏。经书过目成诵。其于性相教义。禅学密乘。与夫孔老百氏。经子史籍。无不该览。发为文章。精致雅健。要为不蹈袭前人。蔚然自出机杼。成一家学。胸襟倜傥无芥蒂。爰自莅事。虽赏罚公行。未尝藏怒宿怨。性不猜贰。遇人一言之快。则倾倒肝腑。闻后进之善。欣欣然似出诸己。见不善。亦必苦口规训。五读华严大疏。两阅大藏。年逾从心。而自强不息。禅诵益勤。其主潭柘也。力起颓废。丛林为之一新。施己衣资钞一万三千五百馀贯。十方檀施钞。四千四百馀贯。因缘相资。故致有成。且为之储积年粮。安集云水。一诚感格。五年中七现祥光。师不之恤。唯以传佛心宗唱高。和寡为甚恨。师为文不存稿。多散失而未刊。进士葛天麟。撰师行勒之石。未详所终。
太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63 【介绍】: 元京兆鄠县人,字允中。原姓贺,名惟一,赐姓蒙古氏,改名。贺胜子。曾受业于赵孟頫。袭父职,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文宗时历工部尚书、上都留守同知。顺帝元统初为御史中丞。因故辞官。至正二年,起为中书参知政事。任总裁官,修辽、金、宋三史,升中书平章政事,迁宣徽院使。六年,拜御史大夫。向例此官非国姓不授,太平因辞,诏特赐姓改名。旋拜左丞相。请立都水监以治黄河。既而为脱脱所中伤,罢为翰林学士承旨,辞归。十五年,起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兼知枢密院使,总制诸军,驻济宁。次年,移益都,又改辽阳行省左丞相。十七年,入为中书左丞相。次年,用刘哈剌不花击败毛贵军。以忤皇太子,诬以罪,逼令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元末曾官理问。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蒙字叔明,吴兴人。元末官理问。洪武初,为泰安知州。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惟允曰:「如傅色何?」叔明曰:「我姑试之。」以笔涂粉,色殊不活。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为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题署者僧泐季潭。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盖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子辄以赠之。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华溪沈良。」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俞焯题于都城寓舍。」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云间张远。「竹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合参两家笔法。」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益知名下无虚士。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遂昌尚左生。」「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倪瓒。」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刘彦敬画《竹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时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吴兴王蒙敬题。」「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晋、汉,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可谓名论。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蒙者,是其早岁所作。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蒙润字玉冈。嘉禾之海盐人。姓顾。父敏隐君子也。母孙氏实古源清法师之甥女。母娠及诞俱感异梦。润年十四依古源于郡之白莲。方礼伽蓝神土偶皆仆。一众惊异。古源授经辄成诵。遂命从祥公祝发进具。古源见其锐敏授以天台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诸书。即能了大意。会古源归寂乃事竹堂传法师以卒其业。因苦学婴奇疾。修请观音忏七七日。既获灵应疾愈。而心倍明利。遂得分座于南竺演福。湛堂澄公来莅其席。润居第一座。无何出世主海盐之当湖德藏。夏讲法华。众尝千指屠酤。为之易业。瑞应之迹不可胜纪。迁演福宗风益振。六年退院事。高卧于龙井风篁岭之白莲庵。专修念佛三昧。依者日众。宣政院以下竺法席强起之。寺方灾。惟普贤殿岿然荆棘瓦砾中。因慨然谓众曰。兹寺成于慈云。今殿尚存则祖师之愿力有在矣。乃为次第葺治而新之。昕夕演说无倦率众修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现诸瑞相。居三䆊。一日呼门弟子实法明策等示止观安心之旨。已而告曰。吾生缘殆尽兹惟其时骤称佛号数百声。泊然而化。润生平力修昼夜无怠。尝修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期者七。修法华金光明大悲净土。以七七日者不可以期数。故其潜德密行密證者有未易浅窥之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玉冈。嘉禾之海盐人。姓顾。父敏。隐君子也。母孙氏。古源清法师之甥女。娠及诞。俱感异梦。润年十四。依古源于郡之白莲。方礼伽蓝神。土偶皆仆。一众惊异。古源命从祥公祝发进具。源授以天台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诸书。即能了大意。会古源归寂。乃事竹堂传法师。因苦学婴奇疾。修请观音忏。七七日。既获灵应。疾愈而心倍明利。湛堂澄公来莅南竺。润居第一座。无何出世。主海盐之当湖德藏。夏讲法华。众常千指。屠酤为之易业。迁演福。宗风益振。六年退院事。高卧于龙井风篁岭之白莲庵。以下竺寺方灾。惟普贤殿。岿然荆棘瓦砾中。因慨然谓众曰。兹寺成于慈云。今殿尚存。则祖师之愿力有在矣。乃为次第葺治而新之。听夕演说无倦。率众修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现诸瑞相。居三䆊。一日呼门弟子实法明策等。示止观安心之旨。已而告曰。吾生缘殆尽。兹惟其时。骤称佛号数百声。泊然而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蒙润,字玉冈,海监人。姓顾氏,父敏,隐君子也。母孙氏,实古源清之甥女。母娠及诞,俱感异梦。润年十四,依古源于嘉禾白莲,方礼伽蓝神,土偶皆仆,一众惊异。古源授经辄成诵,遂命从祥公祝发进具。古源见其锐敏,授以《天台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诸书,即能了大意。会古源归寂,乃事竹堂传以卒业。因苦学婴奇疾,修忏七七,既获灵应,疾愈而心倍明利,遂得分座于南竺演福。湛堂澄公来莅其席,润居首座。无何,出世主海盐之当湖德藏。夏讲《法华》,众尝千指,屠酤为之易业,瑞应之迹不可胜纪。迁演福,宗风益振,六年退院事,高卧于龙井风篁岭之白莲庵,专修念佛三昧,依者日众。宣政院以下竺法席强起之,寺方灾,惟普贤殿岿然荆棘瓦砾中,因慨然谓众曰:“兹寺成于慈云,今殿尚存,则祖师之愿力有在矣。”乃为次第葺而新之。昕夕演说无倦,率众修《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现诸瑞相。居三祀,一日呼门弟子实法、明策等示止观安心之旨,已而告之曰:“吾生缘殆尽,兹惟其时。”骤称佛号数百声,泊然而化。润生平力修,画夜无怠,尝脩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期者七,修法华、金光明、大悲、净土,以七七日者不可以期数,故其潜德密行密證者,有未易浅窥之也。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蒙润,字玉冈。姓顾氏,海盐人也。年十四,弃家依古源于白莲。尝礼护伽蓝神,土偶辄仆,若答拜然,左右皆惊。源授以经,应口成诵,命礼一祥祝发。寻进具,从源受天台家《金刚錍》、《十不二门》诸书。会源入灭,遂师事竹堂,传以卒其业。因苦学婴奇疾,修《观音忏》,既获灵应,疾愈,而心倍明。南天竺之演福湛堂澄命居首席,凡所阐扬,词鬯旨显。匑匑老宿,咸推服焉。出主当湖德藏,讲《法华经》,听者日千馀人。迁主演福,宗风益振。居六载,退归白莲。誓不出山,修念佛三昧,依之者益众。行宣政院强起,主下天竺。时寺新燬,惟普贤殿岿然荆棘瓦砾中,因慨然曰:“兹寺成于慈云,一殿尚存,则祖师愿力有在。”乃首加葺治,次第搆诸堂舍。然不以经度程督之劳废教事,昼夜演说无倦色,率同志修法华三昧,感见瑞光。居三年,复迁主净慈。以涉世将迎,乖其素志,复归白莲老焉。临终之夕,呼弟子荣,示止观之法,且告之曰:“吾生缘殆尽。”兹惟其时,骤称阿弥陀佛数百声,泊然而逝。至正二年十二月六日也,寿六十八,腊五十四。荼毗得舍利无数,塔于风篁岭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广州新会人,字希吕。博学强记。弱冠从罗斗明学诗,有名于时。檄为高州学正,后以荐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欲用为幕官,力辞不就。有《希吕集》。
元诗选
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蒙正生有异质,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寻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至正丁亥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閒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未几卒,元良礼葬之。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有集五卷。
全粤诗·卷五二
罗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蒙正资质秀拔,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寻承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元惠宗至正七年(一三四七)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闲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未几卒,元良礼葬之。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有集五卷。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清贾雒英修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新会县志》卷一二有传。罗蒙正诗,别集已佚。今以清顾嗣立编康熙五十九年刻本《元诗选》三集所录《希吕集》为底本,参校清温汝能纂辑嘉庆十八年刻本《粤东诗海》卷七(简称《诗海》)所录罗氏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号蒙泉。幼著道士服,长游京师,寓崇真宫,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僵卧读书,不改其乐。京师号为独冷先生。顺帝至正间出主白鹤观。善诗。有《蒙泉集》。
元诗选
守仁号蒙泉,天台黄岩人。幼著道士服,长游京师,寓蓬莱坊之崇真宫,不事干谒,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蒙泉读书僵卧自若,京师号为独冷先生。至正间,出主白鹤观。诗多失传,仅见《玉山雅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工诗。有《绿苔轩诗》。
简介
无锡人。原名蒙,一名师贞,字子正,以字行。号绿苔,一号公叔。生于元末,明洪武三年(1370)举人,曾任韩城知县,与弟钱子义、族子钱仲益并有诗名,称为“三钱”。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评其诗“随意抒写,既无深意,又无隽才”,“惟古体差为清健耳”。著有《绿苔轩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其先安阳人,字公望,号蒙斋。幼庄重深沉。喜好山水,常周览名山大川。博学工诗,从父习医,传其术,以之为业。郡守礼请,终不往。有《易牙遗意》、《韩山人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奕字公望,吴人。有《韩山人集》四卷。 (《姑苏志》:奕虽居廛市,而乐事游览,放浪山水间,褐衣芒屦,一童自随,往来山僧野客家,累月不去。或时藉草而坐,微吟长啸,人莫测其意。性颖敏博学,尤工于诗。洪武中与王宾俱隐于医。宾既为郡守姚善所礼,乃复因宾致奕,奕终不往。一日与宾诣之,奕走楞伽山,善随至,奕泛小舟入太湖。善叹曰:「韩先生所谓名可得闻,身不可得而见也!」)
王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蒙,浙江黄岩人,进士出身。洪武十八年,登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9—1424 【介绍】: 明福州长乐人,字果之,号蒙庵。永乐四年进士。授编修,历侍讲,署院事。工五言诗,有《蒙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果之,长乐人。永乐丙戌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历侍讲署院事有蒙庵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全字果之,长乐人。永乐丙戌第二人及第,授翰林编修,迁侍讲。有《蒙庵集》。 田按:果之诗有新色,希从韦、柳。
维基
陈全,字果之,号蒙庵,福建长乐人,明朝榜眼、政治人物。永乐四年,其中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讲。善于诗文,传有《蒙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