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4,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蒙谷
蒙昏
旃蒙
吴蒙
荷蒙
包蒙
蒙子
蒙稚
蒙厚
蒙庇
晦蒙
三蒙
蒙庄子
阴蒙
太蒙
《國語辭典》:蒙谷  拼音:méng gǔ
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处。《淮南子。天文》:「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汉。高诱。注:「蒙谷,即尚书昧谷。蒙、昧声相通。」也作「昧谷」。
分類:山名日入
《分类字锦》:蒙昏(蒙昏)
孟郊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
分类:
《漢語大詞典》:旃蒙
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 象湖 ,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分類:十干纪年
《漢語大詞典》:吴蒙
见“ 吴下阿蒙 ”。
《國語辭典》:吴下阿蒙(吳下阿蒙)  拼音:wú xià à méng
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见《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常有当俭不俭,因留馀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
《漢語大詞典》:荷蒙
犹承蒙;承受。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至 嘉靖 十八年,正使 硕鼎 等齎献贡物,并进表文伏罪,荷蒙皇上扩天地之仁,虽非朝期,復准入贡。” 清 朱仕琇 《答邓副使悔庵书》:“荷蒙执事念其读书,略识数字,辱收诸教诲之末。”
分類:承蒙承受
《漢語大詞典》:包蒙
(1).包容愚昧的人。《易·蒙》:“九二,包蒙,吉。” 孔颖达 疏:“包,谓包含。九二以刚居中,童蒙悉来归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 夫之 ﹞祗畏冰渊,差远巨憝,则固先生包蒙以养不中之明德所被也。”
(2).泛指愚昧。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 叔向 掊包蒙之钥,游於广大,而常自言用功益难,进道愈远。”
分類:包容愚昧
《漢語大詞典》:蒙子
表盘上用以保护表的玻璃罩
表盘。例如:表蒙子。
分類:保护玻璃
《國語辭典》:蒙稚  拼音:méng zhì
年纪幼小。《宋书。卷五。文帝本纪》:「先帝以桑梓根本,实同休戚,复以蒙稚,猥同艰难,情义缱绻,夷险兼备,旧物遗踪,犹存心目。」
分類:幼稚无知
《漢語大詞典》:蒙厚
忠厚。蒙,通“ 厖 ”。吕氏春秋·知度:“蒙厚纯朴,以事其上。”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二:“蒙与厚同义。”
分類:忠厚
《漢語大詞典》:蒙庇
隐瞒包庇。 宋 欧阳修 《论京西官吏非人乞黜按察使陈洎等札子》:“天下祸乱,貽忧君父,盖由上下互相蒙庇之罪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各路领兵大臣恃有 和珅 蒙庇,虚冒功级。”
分類:隐瞒包庇
《國語辭典》:晦蒙  拼音:huì méng
1.光线昏暗。宋。苏轼〈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也作「晦冥」、「晦暝」。
2.隐晦模糊。唐。崔膺〈金镜赋〉:「宇宙晦蒙,我独皎洁。」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大全小注诸家杂乱于前,讲章之毒盈天下,而否塞晦蒙,更无分晓。」
《骈字类编》:三蒙
任昉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诗见一篑下
《漢語大詞典》:蒙庄子(蒙莊子)
指 庄周 。《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上慙 东门吴 ,下愧 蒙庄子 。” 李善 注:“ 庄子 , 蒙县 人,故云 蒙庄子 。” 五代 齐己 《湘江渔夫》诗:“曾受 蒙庄子 ,《逍遥》一卷经。”
分類:庄周
《漢語大詞典》:阴蒙
同“阴濛”
昏暗迷茫。
《漢語大詞典》:阴濛(陰濛)
昏暗迷茫。 明 高攀龙 《武林游记》:“雨丝阴濛,水烟笼树,远山层迭,浓淡相间。”
《漢語大詞典》:太蒙
见“ 大3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