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兀剌  拼音:wù là
1.靴子。译自蒙古语。元。高安道〈哨遍。十载寒窗诚意套。尾〉:「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著兀剌靴。」
2.语尾助词,无意义。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著。」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冷松松,软兀剌四梢难动。」
3.发语词,多用于指点或转换语气。元。无名氏〈斗鹌鹑。半世飘蓬套。圣药王〉曲:「醉醺醺无日不登楼,兀剌抵多少风雨替花愁。」也作「兀良」。
《漢語大詞典》:淖尔(淖爾)
蒙古语称湖泊为“淖尔”。如: 阿拉克淖尔 ; 阿勒坦淖尔 。也译作诺尔。参阅《嘉庆一统志·科布多·山川》
《漢語大詞典》:曲律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著名著作有 明 魏良辅 曲律、 王骥德 曲律等。
《國語辭典》:兀剌赤  拼音:wù là chì
马夫。译自蒙古语。管理驿马的人。元。施惠《幽闺记》第一○出:「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明。高明《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也作「乌拉赤」。
《漢語大詞典》:哈敦
亦作“ 哈屯 ”。 蒙古语。娘子;王妃。 元 无名氏 《岳飞精忠》头折:“皮紁里盛酥酪,帐房里藏着俊哈敦。喫的醉了胡厮闹,大家睡到天色明。”《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官里遥冲朔漠尘,哈敦暗哭穹庐月。” 周楞伽 校注:“哈敦,蒙古语:娘子。这里似指 元 宫后妃。”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硕矣天姬,为之哈屯。礼官择言,匪古和婚。” 清 龚自珍 《蒙古册降表序》:“曰哈屯者视福晋,曰格格者视郡主也。”福晋,满人指亲王、郡王、世子的正妻。
《漢語大詞典》:答剌罕
蒙古语音译词。原意为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 蒙 元 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三四年加封颜子父母妻懿旨碑》:“ 伯颜 太师 秦王 右丞相, 撒敦 答剌罕太傅左丞相,一处商量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帝欲重旌其功,对曰:‘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遂封为答剌罕,与五品印,拨三百户以食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非勋戚不与焉。”
《國語辭典》:马头琴(馬頭琴)  拼音:mǎ tóu qín
乐器名,擦弦乐器。蒙古族的传统乐器,蒙语称为「莫林胡尔」。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称为「绰尔」。两弦,夹于双膝之间演奏,弓弦分离,以指背按弦,其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故称为「马头琴」。除独奏外,并可为民歌、说书的伴奏,或与四胡等乐器合奏。
《国语辞典》:半鉴(半鉴)  拼音:bàn jiàn
鉴,为元代国子学用蒙古语翻译成的《通鉴》节要,用来教蒙、汉生员。「半鉴」指半部。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俺们都是读半鉴书的秀才,不比那夥光棍。」
《國語辭典》:站赤  拼音:zhàn chì
元代的驿站。译自蒙古语。《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
《漢語大詞典》:必阇赤(必闍赤)
蒙古语音译。 元 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怀着文簿。”元史·兵志二:“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译言典书记者。”
《漢語大詞典》:赤斤
蒙古语,谓耳朵。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形相,如你敦者,眼也;如赤斤者,耳也。”
《漢語大詞典》:打剌酥
亦写作“打剌苏”。亦写作“打剌孙”。亦写作“打辣酥”。 蒙古语“酒”的音译。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 房玄龄 、 徐茂公 真老儍,动不动将人駡,不知道我哄他,把我当实话,去买一瓶儿打剌酥吃着耍。”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安排着筵会,金盏子满斟着赛银打剌苏。”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 党项 云:‘打剌孙喝上五壶。’”《说岳全传》第七九回:“我这牧羊城内出的是上等打辣酥,待小的们去烫几瓶来,请爷爷来吃个快活。”
《漢語大詞典》:诺尔(諾爾)
蒙古语音译词。通译作淖尔。湖泊。多用于地名。如: 什里诺尔 (在 青海 ); 烧锅诺尔 (在 吉林 )。
《漢語大詞典》:农土(農土)
(1).神州的别名。《淮南子·墬形训》:“东南神州曰农土。” 高诱 注:“东南辰为农祥, 后稷 之所经纬也。故曰农土。”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元史·特薛禅传:“ 太祖 在 迭蔑可儿 时,有旨分赐 按陈 及其弟 火忽 、 册 等农土。”原注:“农土,犹言经界也。”
《國語辭典》:土族语(土族語)  拼音:tǔ zú yǔ
土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主要通行于大陆地区青海省互助七族自治县、民和、大通、乐都及甘肃省天祝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