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演繁露
虾蟆陵
樽实
性三品说
董生下帷
春秋繁露
其它辞典
董仲舒
董峦(仲舒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全汉文·卷二十三
仲舒,广川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除江都相,迁胶西相。去官,以寿终于家。有《春秋繁露》十七卷,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营阳人,字仲舒。太武帝太平真君末随父南奔,仕齐为宁州刺史,后为魏军所执。孝文帝问其南事,峦惧不能对。授越骑校尉以谋南叛,徙朔州。后从帝南征,遂单骑南奔。
《国语辞典》:演繁露  拼音:yǎn fán lù
书名。宋程大昌撰,十六卷,续编六卷。自谓此书乃依据董仲舒之春秋繁露推演而成。然而大昌实未见繁露原本,所推演亦非仲舒本意,惟考索详赡,实有裨于小学。
《國語辭典》:虾蟆陵(蝦蟆陵)  拼音:há ma líng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南方的咸宁县。参见「下马陵」条。
《国语辞典》:樽实(樽实)  拼音:zūn shí
大麦。「樽」文献异文作「尊」。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祭义》:「宗庙之祭,物之厚无上也。春上豆实,夏上尊实。」
《漢語大詞典》:性三品说(性三品説)
汉 董仲舒 和 唐 韩愈 的人性学说。 董仲舒 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主张“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於教训,而后能为善” 韩愈 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并把“性”和“情”对立起来,“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生”的;“情”的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参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实性、 唐 韩愈 《原性》
《国语辞典》:董生下帷  拼音:dǒng shēng xià wéi
汉代名儒董仲舒教授弟子时,放下帷幕讲诵,三年不窥视园圃。典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后遂用董生下帷比喻非常专注于学术传授。
《国语辞典》:春秋繁露  拼音:chūn qiū fán lù
书名。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发挥春秋之旨,多主公羊,并兼采阴阳五行之说以比附自然和人事,建立天人感应论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