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兰(玉蘭)  拼音:yù lán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高可达六至七公尺,枝条疏生,顶芽及花梗密被长绢毛。叶倒卵形。三月间开花,花被片九枚,白色,卵形,长七至九公分,有芳香,雄蕊花丝紫红色,心皮群无毛。原产华南。也称为「白木兰」。
《國語辭典》:葛藟  拼音:gé lěi
1.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属,蔓生藤本,有卷须。叶卵形或三角卵形,短小齿牙缘,表面有光泽,背面色白有柔毛。圆锥花序疏散;花瓣帽状结合脱落。秋初结实,浆果球形,熟时青黑色,可供食用。
2.葛和藟的合称。《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3.《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葛藟,五族刺平王也。」或亦指流落异乡者感伤之诗。首章二句为:「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漢語大詞典》:千岁蔂(千歲虆)
葛藟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岁虆﹝释名﹞:“ 苏颂 曰:‘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茎,汁白而味甘,五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 陈藏器 曰:‘冬只凋叶,大者盘薄,故曰千岁虆。’”
分類:释名
《国语辞典》:桑树(桑树)  拼音:sāng shù
植物名。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叶卵形或阔卵形,粗锯齿缘,偶浅裂。花雌雄异株。雄柔荑花序下垂,长一至四公分,雌花序长约一公分。瘦果包于肉质花被内,集生成圆柱形聚合果。果通称「桑椹」。亦简称「桑」。叶可饲蚕,果实可生食或酿酒,其叶、果、皮、根皆可入药。
《國語辭典》:樱花(櫻花)  拼音:yīng huā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一群樱亚属树木之混称。种与品种计约达数百个,多栽培供赏花,如「大岛樱」、「染井吉野樱」、「寒樱」、「大山樱」等。叶为螺旋状互生,椭圆形卵状,锯齿缘。花朵也称为「樱花」,有白色、红色或黄绿色,先叶开或与叶同开,单瓣或重瓣,伞房或伞形花序,花瓣常倒卵状椭圆形,前端有缺隙。核果卵形至球形,表皮平滑,由红色变为紫褐色。
《國語辭典》:枸杞  拼音:gǒu qǐ
植物名。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高一至三公尺,常具枝刺,叶具短柄,披针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花一至二朵著生叶腋,花冠漏斗形,淡紫色。浆果红色,椭圆形。果入药,有明目、滋补的功能。根皮、枝叶也可作药用,能解热,消炎。
《國語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钝齿缘。夏季开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线形,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也称为「朝槿」、「朝生」、「白水锦」。
《國語辭典》:银杏(銀杏)  拼音:yín xìng
植物名。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叶扇形,常深裂,叶脉二歧分叉。雌雄异株。种实核果状,种核杏形,色白,核仁可食。材质细致,制器不裂。也称为「白果」、「佛指甲」、「公孙树」、「鸭脚」。
《漢語大詞典》:黄榆
(1).树木名。落叶乔木,树皮有裂罅,早春开花。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农具、车辆。 唐 张籍 《凉州词》之三:“ 凤林关 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 凉州 。”
(2).借指边塞。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 碧玉 相思之女,黄榆游冶之儿。”参见“ 黄榆塞 ”。
《漢語大詞典》:黄榆塞
黄榆多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等边境,因以借指边塞。 唐 《戍客南归》诗:“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國語辭典》:蜡梅(蠟梅)  拼音:là méi
植物名。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原产中国大陆。茎高三、四公尺。叶对生,椭圆形,先端尖锐。花单生叶腋,花被片约十六枚,外轮黄色,内轮紫色,芳香甚烈。香气与梅花相近,且色似蜜蜡,故称为「蜡梅」。开花时含口如磬,故也称为「磬口梅」。供观赏用。多盛花于农历十二月(腊月),故也称为「腊梅」。
《國語辭典》:腊梅(臘梅)  拼音:là méi
1.蜡梅科「蜡梅」的别称。因常于腊月开花,故称之。参见「蜡梅」条。
2.腊月盛开的梅花。
《國語辭典》:青杨(青楊)  拼音:qīng yáng
植物名。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公尺,全体无毛。叶卵形或狭卵形,长五至十公分,表面绿色,背面呈白色。花为柔荑花序,雄花序长五至六公分。蒴果卵状,先端渐尖,三至四瓣裂。
《漢語大詞典》:沙柳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带紫色,叶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多生于河谷溪边湿地。枝条可供编织用。为护堤固沟的良好树种。 唐 钱珝 《江行无题》诗之四:“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碧野 《雪路云程·驰往巴伦台》:“河滩上的一丛丛沙柳在随风摇摆。”
《漢語大詞典》:木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或淡红色花,结蒴果,有毛。栽培供观赏,插条即活。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又称木莲。或称地芙蓉,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花叶可入药。 唐 韩愈 《木芙蓉》:“艳色寧相妬?嘉名偶自同。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朱熹 考异:“此诗言荷花与木芙蓉生不同处,而色皆美,名又同,故以採江、搴木二事相对,言其生处。” 宋 沈晦 《小重山》词:“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芙蓉
《國語辭典》:杜鹃花(杜鵑花)  拼音:dù juān huā
约近一千种杜鹃科杜鹃属植物之泛称。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果为开裂之蒴果。近年之学者将之分为八亚属,最多者为常绿杜鹃亚属与踯躅类之二亚属。本属植物之花也称为「杜鹃花」。如:「淡淡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案之诗〉:「最息杜鹃花澜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國語辭典》:胡桃  拼音:hú táo
植物名。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大陆新疆至亚洲中南部及西南部。早年由西域传入中国,核果如桃,故称为「胡桃」。树高可达三十公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枚。雄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序直立,较短,花黄绿色。核果近圆形,种仁可食,含脂量高,是常见的乾果。木材用制家具、枪托及镶板,树皮可提炼染料。也称为「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