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金针花(金针花)  拼音:jīn zhēn huā
萱草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分类:萱草
《漢語大詞典》:鹿剑(鹿劍)
萱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萱草
分類:萱草
《国语辞典》:萱花  拼音:xuān huā
1.萱草所开的花。可供食用。参见「萱草」条。
2.借指母亲。参见「萱花椿树」条。
《國語辭典》:椿萱  拼音:chūn xuān
椿,香椿。萱,萱草。椿萱比喻父母。唐。牟融 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万里十六岁时,椿萱俱丧。」
《漢語大詞典》:凤头(鳳頭)
(1).凤的头部美丽俊俏,因用以比喻诗文写作的开头部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作今乐府法:“﹝ 乔梦符 ﹞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2).指古代女子的绣花小鞋或小足。 明 祝允明 《排歌·纤足》曲:“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潮嘉名姝:“当日 西子 , 太真 ,足以倾人城者,断不在凤头窄小也。”
(3).萱草花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二五·萱花》《格物丛话》:“一种名凤头者尤佳。”
《漢語大詞典》:树萱(樹萱)
种植萱草。萱草,俗名忘忧草。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苦愁行》:“空庭慙树萱,药饵愧过客。”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託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宋 晏殊 《中园赋》:“若其愈疾栽菊,忘忧树萱。”
《漢語大詞典》:谖草(諼草)
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諼,通“ 萱 ”。《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感激生忧思,諼草树兰房。”参见“ 萱草 ”、“ 忘忧草 ”。
分類:萱草忘忧
《漢語大詞典》:萱苏(萱蘇)
初学记卷二七引 三国 魏 王朗 《与魏太子书》:“不遗惠书,所以慰沃,奉读欢笑,以藉飢渴,虽復萱草忘忧,皋苏释劳,无以加也。”后因以“萱苏”为忘忧释劳之典。萱,指萱草;苏,指皋苏。 南朝 宋 谢灵运 《郡东山望溟海》诗:“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庶得代彼萱苏,微蠲愁疾。”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忘忧代萱苏,破睡调茗粥。”
《漢語大詞典》:儿女花(兒女花)
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唐 孟郊 《百忧》:“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
分類:萱草忘忧
《漢語大詞典》:无萱(無萱)
萱草一名忘忧草。“无萱”谓不能忘忧。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萱)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之五:“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漢語大詞典》:仙萱
仙界的萱草。喻指长寿的母亲。 明 唐顺之 《双寿图歌为段翁作》:“仙萱自是百草长,緋葩翠叶呈婀娜。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掛女萝。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霑雨露和。吾乡 段翁 住东郭,夫妻七十鬢未秃。”
《漢語大詞典》:萓莮
亦作“ 宜莮 ”。 即萱草。
分類:萱草
《國語辭典》:金针菜(金針菜)  拼音:jīn zhēn cài
百合科「萱草」、「黄花」的别名。参见「萱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