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0,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营家
开营
营奉
营卒
营外
营护
禁营
营壁
公营
安营
营里
营地
营处
营将
营伍
《漢語大詞典》:营家(營家)
(1).军中的长官。 唐 王建 《渡辽水》诗:“亦有白骨归 咸阳 ,营家各与题本乡。”
(2).经营家业。 元 戴表元 《义蜂行》:“山翁爱蜂如爱花,山蜂营蜜如营家。”
《漢語大詞典》:开营(開營)
布列兵营。 北周 庾信 《从驾观讲武》诗:“置阵横云起,开营雁翼张。”
《漢語大詞典》:营奉(營奉)
(1).奉养;奉事。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 宋 时, 武帝 及 嶷 位宦尚轻,家又贫薄, 庾氏 常彻己损身,以相营奉。”南史·任昉传:“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外氏贫闕,恒营奉供养。”
(2).谓施工营建。奉,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
《漢語大詞典》:营卒(營卒)
士兵。宋史·贾昌朝传:“今营卒骄惰,临敌无勇。”明史·兵志一:“营卒素骄,有疑其为变者。”
分類:士兵
《骈字类编》:营外(营外)
齐书高帝纪索儿引军顿石梁太祖追之至葛冢候骑还云贼至太祖乃顿军引管分两马军夹营外以待之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乃出轻兵攻贼西使马军合击其后贼众大败
《漢語大詞典》:营护(營護)
(1).照拂。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晋书·隐逸传·谯秀:“ 秀 年出八十,众人欲代之负担, 秀 曰:‘各有老弱,当先营护。吾气力犹足自堪。’”《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一路水宿山行,防閒营护,皆得其力。”
(2).特指护理。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
(3).保护;救护。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南史·毛修之传:“ 谦之 为 魏太武帝 信敬,营护之,故不死。” 宋 范仲淹 《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 大河 决于 无棣 ,将圮其城,时以数州丁力,昼夜营护。”
(4).庇护;袒护。《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干郡之吏,职监诸县,营护党亲,乡邑旧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顿,民之困弊,咎生于此。”明史·黄道周传:“ 道周 疏辩,语復营护 鄤 。帝怒,严旨切责。” 清 侯方域 《额吏胥》:“去者去矣,而留者未去,彼此营护,而以浸润其官长。”
《漢語大詞典》:禁营(禁營)
禁军营盘。 晋 潘岳 《闲居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鵷鷺欲归仙仗里,熊羆还入禁营中。”
《漢語大詞典》:营壁(營壁)
(1).营垒。六韬·王翼:“法筭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 江 淮 为城壍而已。”宋书·沈攸之传:“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
(2).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后汉书·赵憙传:“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國語辭典》:公营(公營)  拼音:gōng yíng
由中央政府或各级政府经营。
《國語辭典》:安营(安營)  拼音:ān yíng
驻兵扎营。如:「为了此次演习,部队正寻觅合适的安营地点」。《元曲选。马陵道。第三折》:「俺这里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四下安营,八下里札寨,兵打你城池,马践你山川。」
《漢語大詞典》:营里(營裏)
负责地方武备和治安的官署。红楼梦第一一二回:“这丢的东西你告诉营里去説,实在是老太太的东西,问老爷们才知道。”
《國語辭典》:营地(營地)  拼音:yíng dì
1.部队驻扎的场所。
2.在野外活动时,临时设置的活动和休息的场所。
《漢語大詞典》:营处(營處)
建造住宅。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今君营处为游观,既夺人有,又禁其葬,非仁也。”《文选·左思〈魏都赋〉》:“设官分职,营处署居,夹之以府寺,班之以里閭。” 张铣 注:“营置居处。”
分類:建造住宅
《漢語大詞典》:营将(營將)
人名。古之善音律者。吕氏春秋·古乐:“ 黄帝 又命 伶伦 与 营将 铸十二鐘,以和五音。”一本作“ 荣将 ”。太平御览卷五六六引吕氏春秋作“营援”,路史作“荣猨”。
军营中之将官。明史·兵志一:“时营将率内臣私人,不知兵。”明史·兵志四:“总督大臣一月会操者四,餘日营将分练。”
《漢語大詞典》:营伍(營伍)
(1).军队的行列。亦指对士兵约束;军政军纪。北史·史万岁传:“ 万岁 为将,不修营伍,令士卒各随所安。”清史稿·高宗纪一:“以 訥亲 奏查閲 河南 、 江南 营伍废弛,上曰:‘可见外省大吏无一不欺朕者。’”
(2).犹军队。明史·郑晓传:“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乞归之营伍。”清史稿·兵志三:“今北方各省营伍,由新建军遣员教习;南方各省营伍,由自强军遣员教习。”
(3).借指士兵或军人。南齐书·东昏侯纪:“凡所任仗,尽慝穷姦,皆营伍屠贩,容状险丑。”魏书·李孝伯传:“此城内有数州士庶,工徒营伍犹所未论。”《宦海》第一回:“原来这位廉访姓 金 ,单名一个 翼 字,却是个营伍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