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蒠菜
一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淡紫色花,可供观赏,嫩叶茎可作蔬菜,种子榨油,供食用。又名“菲”。
《國語辭典》:仙鹤草(仙鶴草)  拼音:xiān hè cǎo
1.莎草科「三棱草」、「大三芳草」的别名。多年生草本,秆簇生,三棱形,叶线形,长二十至六十公分,花序顶生,鳞片淡褐色。
2.蔷薇科「龙牙草」。参见「龙牙草」条。
《國語辭典》:猩猩草  拼音:xīng xīng cǎo
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外形酷似猩猩木,但较小。茎直立光滑,顶端的苞片呈鲜红色。夏秋时开花,大戟花序聚伞状排列于枝顶,扁杯形,黄绿色。蒴果球形,略三棱状。全株有毒,乳汁易造成皮肤红肿。原产北美,广泛栽培并驯化于世界各地。
《國語辭典》:缬草(纈草)  拼音:xié cǎo
植物名。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茎高约一公尺半,叶对生,有宽短的叶鞘,羽状深裂,裂片七至十一枚,茎叶中水液甚多,颇柔软。四至七月开花,三出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根、茎有镇静、止痛作用。
《国语辞典》:甜根子草  拼音:tián gēn zi cǎo
植物名。禾本科甘蔗属,大型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株高约在五十至一百八十公分间。根茎与秆皆呈直立性。叶细线形,长二至十八公分,坚硬,叶缘锐利。花期由七月至十一月间。圆锥花序顶生,长二十至四十公分,花序轴、花梗、节及小穗基盘均被银白色长毛。甜根子无制糖的经济效用,但却是海滨防风定砂的最佳植物。叶及秆亦可作为畜牧的饲料,花轴可为油灯的灯心。
《国语辞典》:白喜草  拼音:bái xǐ cǎo
植物名。禾本科,丛生性草本植物。具地下走茎,分茎旺盛。用途极广,最常用来植生绿化,增进自然景观。原产南美。
《国语辞典》:白附子  拼音:bái fù zi
植物名。毛茛乌头属,草本植物。茎高一公尺,平滑。叶互生,五角形,三全裂再细深裂。顶生总状花序,花冠浓青色。蓇葖果。其乾燥块根含有乌头碱,将之煮成透明,半乾后以硫磺薰成白色晒乾,称为「白附片」,为一种中药。
《国语辞典》:苔原  拼音:tái yuán
指北极地区多以地衣、藓苔、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的自然景观带。北极海沿岸或高山地区,终年气候寒冷,地表多属永冻土层,仅在夏季解冻时可生长一些匍匐地表的地衣、藓苔、草本植物和矮小灌木等,可分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也称为「冻原」。
《国语辞典》:火鹤花(火鹤花)  拼音:huǒ hè huā
植物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节短,叶阔椭圆形至心形,柄颇长,盾状著生。花梗多高出叶面。肉穗花序细圆柱形,黄色,佛燄苞艳红,心形。开花期长达一个月,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国语辞典》:大陆棉(大陆棉)  拼音:dà lù mián
植物名。锦葵科草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枝、叶柄及叶均被有密毛。叶互生,掌状三裂,稀五裂。花单生,淡黄或带黄紫色,小苞片三枚,离生。种子有长绵毛。也称为「陆地棉」。
《国语辞典》:白菖  拼音:bái chāng
植物名。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长根茎,每年春日从根茎簇生剑状叶,长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初夏叶间抽花茎,花淡黄绿色,排列成肉穗花序。根茎可制香味料。习俗在端午节取叶插于檐下。也称为「蒲剑」、「菖蒲」、「尧韭」。
《国语辞典》:莼科(莼科)  拼音:chún kē
属被子植物,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根茎,茎被黏胶,花瓣三片。叶型具有沉叶细裂或浮叶盾形。
《国语辞典》:炮竹红(炮竹红)  拼音:pào zhú hóng
植物名。玄参科炮竹红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丛生状,分枝细密,叶轮生,鳞片状,几乎呈退化状态。夏秋季开花,二歧聚伞花序多花,花冠长筒形,色艳红,一串串状似鞭炮垂吊于茎叶之间,显得喜气洋洋。是常见的阳台观赏植物。也称为「花丁子」。
《国语辞典》:啤酒花  拼音:pí jiǔ huā
植物名。大麻科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短刺。叶具长柄,对生,心状卵形,掌状三至五裂,裂片先端锐尖。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序如毬果状。可入药,具健胃、利尿等功效。一般多用于制造啤酒。也称为「忽布」、「酒花」、「蛇麻」。
《国语辞典》:苦苣苔  拼音:kǔ jù tái
植物名。苦苣苔科苦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长于山中潮湿的岩壁上,叶片质厚而软,狭椭圆形至近圆形,不规则细齿牙缘。聚伞花序长三至八公分,具六至二十三朵花;花冠紫色,五深裂。蒴果室背开裂。全草药用,亦做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