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龙须菜(龍鬚菜)  拼音:lóng xū cài
植物名。龙须菜科龙须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形状如水草,为水蓝色,成熟老化时为褐色。产于河流出海口处,生长株沉入水中,根生水底土里,亦可经由人工养殖而得。可供食用。
《國語辭典》:千日红(千日紅)  拼音:qiān rì hóng
植物名。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纤毛,茎直立。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春日下种,密集顶生圆球形或短圆柱形头状花序。夏秋季开球形红、紫、白色的花,可经久不凋。极适合观赏用。
《國語辭典》:金盏花(金盞花)  拼音:jīn zhǎn huā
植物名。菊科金盏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叶丛生于地面,茎高约十五至三十公分,叶互生,呈长椭圆披针形,缺乏明显的叶柄。一年生者于秋冬开花,二年生者于春夏开花,头状花序单生枝顶,乳黄色或橘红色。瘦果弯曲有刺。原产于欧洲,今世界各地多有栽培。也称为「金盏草」、「长春花」。
《漢語大詞典》:堇菜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Viola verecunda),叶子略呈肾脏形,边缘有锯齿,花瓣白色,有紫色条纹;也叫“堇堇菜”
《漢語大詞典》:金丝草(金絲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状披针形,花乳白色,茎直立,丛生。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金丝草
《國語辭典》:蕺菜  拼音:jí cài
植物名。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茎绿白色,叶互生,卵形。初夏开花,穗状花序基部具白色总苞四至六枚,花小而密集。蒴果顶裂。全株有强烈的鱼腥味。可入药,有散热、消肿等功效。多产于中国大陆、日本及喜马拉雅山区等地。也称为「鱼腥草」。
《漢語大詞典》:芨芨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狭而长,花淡绿色。生长在碱性土壤的草滩上。茎和叶是造纸和制人造丝的原料,又可编织筐、篓、席等。
《國語辭典》:蕉麻  拼音:jiāo má
植物名。芭蕉科芭蕉属,「马尼拉麻」之别称。参见「马尼拉麻」条。
《國語辭典》:剪秋罗(剪秋羅)  拼音:jiǎn qiū luó
植物名。石竹科剪秋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整株多毛茸,茎高约六十公分。叶对生,卵状披针形,细密锯齿缘。夏秋之际开花,单花或二至三花聚伞花序。花瓣四裂,中间二裂片较大,顶端有剪裂及缺刻。花色有深红色及变种白色。蒴果五齿裂。
《漢語大詞典》:赖草(賴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根须状,叶条形,扁平,穗状花序。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又为固沙的先锋植物。
《国语辞典》:玉蜀黍  拼音:yù shǔ shǔ
植物名。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单秆,无分枝,高一至四公尺,实心。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具平行脉。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顶生,大型疏散圆锥状,雌花序穗状,生于主秆接近顶端的两侧。果穗也称为「玉蜀黍」。品种繁多,世界各地均有栽种。也称为「包米」、「包谷」、「包谷」、「苞米」、「棒头」、「番麦」、「珍珠米」、「玉麦」、「玉米」、「玉茭」。
《漢語大詞典》:虉草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圆锥花序。嫩时可作饲料,秆可用来纺织器物。也叫“虉”
《漢語大詞典》:莜麦(莜麥)
一年生草本植物,多产于我国北方,俗称油麦。子实成熟后即自裂脱壳,故又称裸燕麦。子实磨粉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印度草
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 印度 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危害性略同鸦片。《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我恐怕是西洋什么药,怕是印度草等类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泽藛
同“泽泻”,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根入药,茎叶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