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白居易列传〉~4345~
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立隐舍于庐山遗爱寺尝与人书言之曰:「予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木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立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馀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追永、远、宗、雷之迹,为人外之交。每相携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至于翛然顺适之际,几欲忘其形骸。或经时不归,或踰月而返,郡守以朝贵遇之,不之责。
《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白居易二十一·草堂记〉~6900~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典故
杜老草堂

相关人物
杜甫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杜甫〉~5054~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國語辭典》:草堂  拼音:cǎo táng
1.隐士自称其居住的地方。如唐代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2.草舍、草屋。《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携住鲁达的手,直至草堂上,分宾而坐。」《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著说话儿。」也称为「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