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茯苓  拼音:fú líng
植物名。多孔菌科孔菌属。子实体成块状,形似甘藷,大如拳,皮黑而皱,肉白微赤,寄生于山林中枯死的松树根上,可用人工繁殖。多分布于中国大陆北、中、南等地。采集后阴乾可入药,具有解热、安神等功效。也作「伏苓」、「伏灵」。
《国语辞典》:茯苓糕  拼音:fú líng gāo
一种含有茯苓的糕饼。《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门口挑了一担茯苓糕来,鲍文卿买了半斤,同倪老爹吃了,彼此告别。」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卷四。虎阜名姝与榕城生逸事》:「一夕,忽谓生曰:『妾甚思食茯苓糕,君明日可向市中购来,然须亲交妾手,毋令他人知也。』」
《漢語大詞典》:土茯苓
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 亚洲 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国语辞典》:茯苓菜  拼音:fú líng cài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属,一年生草本。高十二至五十公分,茎直立,叶互生,大头羽状分裂,顶裂片宽大,侧裂片一至二对。头状花序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黄绿色,周围呈白色,多于夏日开花。其嫩叶、芽可食用,全株入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也称为「鱼眼草」。
《国语辞典》:茯苓霜  拼音:fú líng shuāng
一种含有茯苓的补药。《红楼梦》第六○回:「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馀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
《漢語大詞典》:火精
(1).太阳。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夫日,火之精也;月,水之精也。”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日》:“日,火精。” 唐 李白 《上云乐》诗:“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王琦 注引《淮南子》:“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
(2).凤凰。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春秋演孔图》:“凤,火精。” 清 李元 《蠕范·物理》:“凤……羽虫,火之精。”
(3).茯苓。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宝玄经》:“伏苓治少,胡麻治老……卉醴华腴,火精水寳。”原注:“火精,茯苓也。”
《漢語大詞典》:松腴
(1).指松脂。旧谓炼服之可以长生。 宋 苏轼 《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 秦 博士 卢 。”
(2).指松烟墨。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 藤玉版开雪肤。” 王十朋 注:“松腴,墨也。”
(3).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漢語大詞典》:苓龟(苓龜)
即茯苓。因其状似龟,故名。 宋 苏轼 《和陶〈桃花源〉》:“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参见“ 伏灵 ”。
分類:茯苓
《漢語大詞典》:伏灵(伏靈)
(1).亦作“ 伏苓 ”。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史记·龟策列传:“传曰:‘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擣蓍,下有神龟。’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且向松根劚伏苓,服之可驻童颜老。”
(2).彗星的一种。晋书·天文志中河图云:“太白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姦、天狗、天残、卒起、白彗。”
《漢語大詞典》:茯蕶
即茯苓。镜花缘第八八回:“《天女散花赋》:‘丸茯蕶而霞迈,服胡麻而云騫。’”参见“ 茯苓 ”。
分類:茯苓
《國語辭典》:茯苓  拼音:fú líng
植物名。多孔菌科孔菌属。子实体成块状,形似甘藷,大如拳,皮黑而皱,肉白微赤,寄生于山林中枯死的松树根上,可用人工繁殖。多分布于中国大陆北、中、南等地。采集后阴乾可入药,具有解热、安神等功效。也作「伏苓」、「伏灵」。
《漢語大詞典》:不死面(不死麪)
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分類:茯苓
《漢語大詞典》:参苓(參苓)
中药名。人参与茯苓。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唐 李洞 《将之蜀别友人》诗:“ 嘉陵 雨色青,澹别酌参苓。”按,此指参苓所浸之酒。《醒世缘弹词》第九回:“色癆之症已成深,阳亏阴损终难补,只恐怕,用尽参苓也不灵。” 康有为 《〈礼运注〉叙》:“若子弟成人尚必服以襁褓,寒邪尽去尚不补以参苓……非徒不适于时用,其害且足以死人。”
《国语辞典》:七香  拼音:qī xiāng
1.多种香料的混合。
2.凡合多种香料涂饰或制造的器物,古多以七香为名。如:「七香车」。
3.指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七种香物。
《漢語大詞典》:五药(五藥)
(1).五类药物。《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药,草、木、虫、石、穀也。” 南朝 梁 沈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佇三芝。” 唐 独孤及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官不过八命,年未愈六十,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
(2).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六:“今依《金刚顶瑜伽》説五药梵名:娑贺拶囉一,娑贺禰缚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囉四,勿哩答贺底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茯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
《國語辭典》:四君子  拼音:sì jūn zǐ
1.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后又称为「四君子」。
2.中医上指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的合称。《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漢語大詞典》:伏灵(伏靈)
(1).亦作“ 伏苓 ”。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史记·龟策列传:“传曰:‘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擣蓍,下有神龟。’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且向松根劚伏苓,服之可驻童颜老。”
(2).彗星的一种。晋书·天文志中河图云:“太白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姦、天狗、天残、卒起、白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