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凌节
闲杂
寰域
领班
田界
浅局
公海
老化
包干
事寄
区寓
火海
视野
民法
崖涘
《漢語大詞典》:凌节(凌節,淩節)
(1).谓超越职权范围。管子·霸言:“贵而无礼者,復贱;重而凌节者,復轻。”
(2).谓越出音乐的节律。文选·马融〈长笛赋〉:“薄凑会而凌节兮,驰趣期而赴躓。” 吕延济 注:“谓声相集凑而会合,虽以击节而声犹溢出,故曰凌节。”
淩節:逾越法度。管子·权修:“朝廷不肃,贵贱不明,长幼不分,度量不审,衣服无等,上下凌节,而求百姓之尊主政令,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闲杂(閒雜)
亦作“间杂”。亦作“闲杂”。 错杂,混杂。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徵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朱子语类卷三一:“若 颜子 方能三月不违,天理纯然,无一毫私伪閒杂,夫子所以独称之。”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六:“为便于宣传民众起见,他们是间杂于卑贱的厮役之间。”
亦作“间杂”。亦作“闲杂”。 1.一定范围以外的、不相干的(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至亲三口,并无闲杂人在家。”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一应閒杂人等,都不放过去。” 杨朔 《雪花飘飘》:“他住的那一排正屋简直是禁地,平时绝不许闲杂人进去。”
(2).方言。犹闲话。如:你不要对大家说这些闲杂儿了。如:我们别听闲杂儿,还是好好生产要紧。
(3).闲事。如:一天到晚净是忙闲杂儿。
《國語辭典》:寰域  拼音:huán yù
1.范围、区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
2.天下。唐。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天地定位,君臣作极。道在岩廊,功沾寰域。」
《國語辭典》:领班(領班)  拼音:lǐng bān
1.旧时戏班的管理人。《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知道他是个领班子的,叫了进来。」
2.领导工作队伍的人。如:「工厂的领班」。
《漢語大詞典》:田界
田地的边界。多置界石,以标志范围。《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因与 许国 争田界, 许 君诉於 楚 , 楚共王 为 许 君理直,使人责 郑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禄东赞 令 吐谷浑 降王 达延芒波结 划定田界。” 茹志鹃 《百合花》:“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漢語大詞典》:浅局(淺局)
(1).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晋书·明帝纪:“鉤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 李登 《声类》、 吕静 《韵集》,始判清浊,纔分官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
(2).犹狭窄,不宽广。《文馆词林》卷一五七引 晋 曹摅 《赠王弘远》诗:“穷巷湫隘,环堵浅局。”
《國語辭典》:公海  拼音:gōng hǎi
不属任何国家主权范围的海域,对各国都一律开放。
《國語辭典》:老化  拼音:lǎo huà
1.人的年龄变老。如:「人口老化的问题在国内已渐严重,要速谋因应对策。」
2.事物的功能,随著时间的变迁,变得陈旧、消退,失掉原有弹性、鲜度的现象。如:「钢筋也会老化,不能不小心。」
《漢語大詞典》:包干(包乾)
负责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工作。 谷峪 《萝北半月》:“留下省、地、县工作组的干部,又研究了一下分村、分片包干的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生宝 自己包干照顾 栓栓 。”
《漢語大詞典》:事寄
犹言职权范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两殿两房中书:“至 正德 、 嘉靖 间,则两房事寄已踞 文华 上矣。” 明 沈德符 《内监·东厂印》:“自方印颁行之外,事寄稍关钱粮及军务机要者,俱得给关防。”
分類:职权范围
《漢語大詞典》:区寓(區寓)
谓广阔的区域或范围。 明 董说 《〈西游补〉序(一)》:“十倍正觉,流浪幻化,弥因弥极,浸淫而别具情想,别转人身,别换区寓,一弹指间事。”
《國語辭典》:火海  拼音:huǒ hǎi
形容火势猛烈且范围广大。《歧路灯》第一○五回:「臣夜谕两总兵以水师艨艟尾追,夜半抵山,照前燃放火箭,山上山下登时一片火海,寇贼茅棚席窝,一时俱焚。」
《國語辭典》:视野(視野)  拼音:shì yě
以眼睛注视某一点时,视力所及的范围。可由视野计测量视野的范围。
《國語辭典》:民法  拼音:mín fǎ
规范私人间一般社会生活的主要法律,为人民权利义务的准绳。
《國語辭典》:崖涘  拼音:yá sì
岸边、边际。《庄子。秋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文选。枚乘。七发》:「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