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琼苞(瓊苞)
(1).花苞的美称。 宋 李清照 《玉楼春》词:“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宋 蒋捷 《白苎》词:“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 明 杨慎 词品·立长春辞:“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熳,玉树琼苞堆雪。”
(2).喻雪花。 宋 郭应祥 《念奴娇·次贾子济韵》词:“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元 王仲元 《斗鹌鹑·咏雪》曲:“玉絮轻撏,琼苞碎打,粉叶飞扬,盐花乱撒。”
分類:花苞雪花
《漢語大詞典》:苞含
(1).苞,通“ 包 ”。包含。 唐 韩偓 《十月七日蚤起作时气疾初愈》诗:“阳精欲去阴精落,天地苞含紫气中。”“苞含”一本作“ 包含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荐举不捷》:“凡製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
(2).苞,通“ 包 ”。宽容。 三国 蜀 诸葛亮 《公文上尚书》:“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晋书·陶侃传:“ 默 居上流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其有地。”
分類:宽容包含
《國語辭典》:苞藏  拼音:bāo cáng
隐藏、暗藏。《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常恐海内多以相责,以为老夫苞藏祸心,阴有郑武取胡之诈。」也作「包藏」。
分類:隐藏
《國語辭典》:苞藏祸心(苞藏禍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怀藏诡计,图谋害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阴怀妒害,苞藏祸心。」《旧唐书。卷九一。桓彦范传》:「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也作「包藏祸心」。
《骈字类编》:绿苞(绿苞)
唐 唐彦谦 木兰 舒卷绿苞临小槛,剪裁檀的缀长条。
《國語辭典》:方苞  拼音:fāng bāo
人名。(西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漢語大詞典》:霜苞
见“ 霜包 ”。
《漢語大詞典》:霜包
亦作“ 霜苞 ”。
(1).白色花朵。 宋 梅尧臣 《有折景福殿后酴醾花至者》诗:“蔟蔟霜包密,层层玉叶同。”
(2).柑橘。柑橘经霜后始熟。瓤瓣为外皮所包裹。故称。 宋 梅尧臣 《赠裴直讲水梨二颗言太尠答吴甘三颗以为多走笔呈之》诗:“莫将多少为轻重,试擘霜包几瓣香。” 宋 梅尧臣 《重送周都官》:“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緑橘林明。” 宋 陆游 《过林黄中食柑子有感学宛陵先生体》诗:“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橘《果二·柑》
《漢語大詞典》:黄苞
(1).橘的外皮。文选·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 张铣 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黄苞柑正熟,红缕鱠仍鲜。”
(2).指成熟的橘子。 清 顾炎武 《颜神山中见橘》诗:“黄苞緑叶似 荆 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分類:成熟橘子
《國語辭典》:苞稂  拼音:bāo láng
丛生的野草。《诗经。曹风。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
《漢語大詞典》:寒苞
微薄的赠品。 唐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此指橘子。
《國語辭典》:花苞  拼音:huā bāo
花梗基部的小苞片。
《漢語大詞典》:苞蘖
(1).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梁书·张缅传:“虽苞蘖以代兴,终夷宗而殄族。”
(2).亦作“ 苞孽 ”。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覿文,风行四国。”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范景文》:“原欲摧陷廓清,洗而空之,非令一抚,豢彼苞孽,为苟且计也。”
《骈字类编》:千苞
李觏寄祖秘丞诗见千尾下
《骈字类编》:梅苞
张耒 柳梢黄弱梅苞破,更放东风几日寒。
《骈字类编》:一苞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一苞势欲陊,将撑乏寸木。
《漢語大詞典》:苞篚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