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眢井  拼音:yuān jǐng
废井。《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井则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曲。」
《漢語大詞典》:眢井翁
后人对 宋 郑思肖 的敬称。 清 钱谦益 《题画四君子图》诗:“怀哉 眢井翁 ,画兰不画地。” 钱曾 注:“ 郑所南 著《心史》,藏之 北禪寺 井中,故目之为 眢井翁 。”
分類:后人敬称
《漢語大詞典》:中吴
(1).旧 苏州 府的别称。始见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 明 唐顺之 《雁训》:“舍人擅 中吴 之逸韵,汎下里之烦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晋书三:“ 宋 龚明之 作中吴纪闻,此特取史记·项羽纪‘ 籍 避仇 吴中 ’,倒其文耳,非别有一称。”
(2).旧 镇江 府的别称。 明 周祁 名义考:“ 润州 , 中吴 也。” 润州 为 镇江府 的古称。
分類:苏州
《國語辭典》:吴都(吳都)  拼音:wú dū
地名:(1)在今江苏省吴县,因春秋时吴国以此为都城而得名。(2)三国时孙权建国,以建业为都,号称吴都。晋左思有〈吴都赋〉。
《漢語大詞典》:支硎
山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又名 报恩山 、 南峰山 。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 晋 高僧 支遁 隐居于此,因以 支硎 为号,山亦因 支遁 得名。 明 文徵明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诗:“西北羣山列翠屏, 天池 宛转带 支硎 。”参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山》、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漢語大詞典》:龟峰(龜峰)
龟山 。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上有 光福塔 , 南朝 梁 大同 年间建。 清 王士禛 《邓尉竹枝词》之四:“试上 龟峰 光福塔 ,白波翠巘两边生。”
《國語辭典》:百花洲  拼音:bǎi huā zhōu
地名:(1)在江西省南昌县城东,曾是南宋训练水军的地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四。江西二。南昌府》:「百花洲在城东东湖北,宋绍兴中,尝习水军于此。」(2)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大明湖中,为游览胜景。也称为「百花堤」。
《漢語大詞典》:苏杭(蘇杭)
苏州 、 杭州 的并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自 金陵 至 苏 杭 。” 郭小川 《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诗:“大川小沟,赛过 苏 杭 二州。”
分類:苏州杭州
《漢語大詞典》:胥门(胥門)
(1).城门名。即今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庐 造以游 姑胥之臺 。”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卷上:“ 胥门 者, 子胥 居其旁,民以称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显圣》:“今闻我兵战败, 越 将入 吴 ,我且坐据 胥门 ,待其兵到。”
(2).复姓。 春秋 吴 有大夫 胥门巢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國語辭典》:八门(八門)  拼音:bā mén
术数用语。方术家为了预卜吉凶,立有休、生、伤、杜、死、景、惊、开八门。其中开、休、生三门为吉,其馀五门为凶。如:「遇到这种事,最好请位先生推推八门,看看吉凶。」
《漢語大詞典》:水精宫
亦作“水晶宫”。
(1).以水晶装饰的宫殿。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闔閭 构水精宫,尤极珍怪,皆出之水府。”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谁道人间三伏节,水晶宫里十分秋。”
(2).传说中的月宫。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宋 欧阳修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诗:“水精宫锁黄金闕,故比人间分外寒。”
(3).传说中的水神或龙王宫殿。《水浒传》第一一三回:“混沌凿开元气窟, 冯夷 独佔水晶宫。”《西游记》第三回:“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中国民间故事选·金沙和玉龙山》:“ 东海 里,有一座水晶宫,拿金铺地,拿玉做阶,拿珊瑚做柱,拿珍珠做帘,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4). 苏州 、 湖州 一带的美称。 宋 姜夔 《惜红衣》词序:“ 吴兴 号水晶宫,荷花甚丽。”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两水精宫:“ 闔庐 造水精宫,见述异记,即今之 苏州 也。后 杨濮 守 湖州 诗,有‘清光合在水精宫’之句,从此 湖州 亦称水精宫。”
《漢語大詞典》:桃花坞(桃花塢)
(1).地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
(2).地名。在 安徽省 和县 西四、五里。传为 唐 张籍 读书处。 明 冯惟敏 《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套曲:“ 罗汉岩 天长地久, 桃花坞 緑肥红瘦。”
《國語辭典》:寒山寺  拼音:hán shān sì
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十里的寺庙,在枫桥附近。相传唐寒山、拾得二僧曾驻此,故名。
《漢語大詞典》:真娘墓
亦作“ 真孃墓 ”。 在今 江苏 苏州市 虎丘 西。 唐 白居易 《真娘墓》诗:“ 真娘 墓, 虎丘 道;不识 真娘 镜中面,唯见 真娘 墓头草。” 唐 李商隐 《和人题真娘墓》诗自注:“ 真娘 , 吴 中乐妓,墓在 虎丘山 下寺中。”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参见“ 真娘 ”。
《漢語大詞典》:真娘
亦作“ 真孃 ”。 唐 时 吴 妓。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六:“ 真娘 者, 吴国 之佳人也,时人比於 钱塘 苏小小 ,死葬 吴 宫之侧,行客慕其华丽,竞为诗题於墓树。” 清 阎尔梅 《观虎丘祭厉坛者》诗:“短簿簪花儺厉鬼, 生公 举箸饭 真孃 。” 沈砺 《虎丘吊阖闾》诗:“ 真娘 声价艷千秋,多少新诗咏 虎丘 。”
《漢語大詞典》:鹤涧(鶴澗)
亦作“ 鹤磵 ”。 地名。在 苏州 虎丘 。 明 邢昉 《阊门遇穆清因讯僧弥》诗:“小浮 鹤涧 緑,花映杜鹃红。” 清 顾炎武 《郝将军言及旧事感而有赠》诗:“风高剑气 蛉川 外,水沸茶声 鹤涧 东。” 王遽常 汇注引 徐嘉 曰:“ 陆友仁 《砚北杂志》:‘ 虎阜 有 清远道士 养鹤涧 。’” 清 改琦 《酹江月·石湖》词:“ 鹤磵 烟消, 马塍 雨黯,棖触今犹昔。”
《漢語大詞典》:千人石
石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剑池 旁。相传 南朝 梁 高僧 生公 说法于此。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虎丘山 ﹞ 池 ( 剑池 )边有石可坐千人,号 千人石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 虎丘 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 。俗传,因 生公 讲法於此。” 清 陈维嵩 《新雁过妆楼·虎丘感旧》词:“紺殿雕轩 千人石 ,夜深曾记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