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苇草(苇草)
元史河渠志自寺洵口北至蔡村清口孙家务辛庄河西务堤就用元料苇草修补卑薄创筑月堤颇有成功其阳村两岸相对出水河口四处苇草不敷就令军夫采刈
分类:苇草
《漢語大詞典》:苇索(葦索)
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子,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 清 唐孙华 《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
《漢語大詞典》:葭墙(葭墻)
以苇草编成的篱墙。 汉 刘向 列女传·楚老莱妻:“ 莱子 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葭墻蓬室,木床蓍席。”
分類:苇草草编
《漢語大詞典》:苇笥(葦笥)
用苇草编制的方形盛器,古代常用来盛衣服或食品。亦用以存放狱案材料。仪礼·士丧礼“櫛於簞” 汉 郑玄 注:“簞,苇笥。”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建寧 中,京都长者皆以苇方笥为糚具,下士尽然。时有识者窃言:苇方笥,郡国讞篋也;今珍用之,此天下人皆当有罪讞於理官也。” 清 钱谦益 《二髯篇》:“身縻若卢狱,祸蔓苇笥籍。”
《漢語大詞典》:苇带(葦帶)
用苇草编成的衣带。后汉书·王符传:“昔 孝文皇帝 躬衣弋綈,革舄苇带。” 唐 汪遒 《渔父》诗:“棹月眠流处处通,緑蓑苇带混元风。” 唐 罗邺 《费拾遗书堂》诗:“自怜苇带同 巢 许 ,不驾蒲轮佐 禹 汤 。”
《漢語大詞典》:苇莞(葦莞)
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及其后世,庶人即采木之杠,叶华之樠。士不斤成,大夫苇莞而已。”
《漢語大詞典》:苇笮(葦笮)
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存进:“是时, 晋 军 德胜 ,为南北寨,每以舟兵来往,颇以为营,而 河 北无竹石, 存进 乃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