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吕向〉~5758~
玄宗开元十年,召(吕向)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为文章。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天子数校猎渭川,向又献诗规讽,进左补阙。帝自为文,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

例句

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典故 
花奴羯鼓

相关人物
李琏
 
李琎


《太平广记》卷二百五〈乐三·羯鼓·玄宗〉~560~
汝阳王琎,宁王长子也。姿容妍美。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自传授之。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其旨,每随游幸,顷刻不舍。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本色所谓定头项。难在不摇动也。)上大喜笑,赐金器。因誇曰:「花奴,(琎小名)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宁王谦谢,随而短斥之。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阿瞒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沈包育之度。花奴但秀迈人,悉无此状,固无猜也。而又举止閒雅,当更得公卿间令誉耳。」宁王又谢之。而曰:「若于此,臣乃输之。」上曰:「若此一条,阿瞒亦输大哥矣。」宁王又谦谢。上笑曰:「阿瞒赢处多。太哥亦不用撝揖。」众皆欢贺。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正弄,未及毕,叱琴者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羯鼓录》
汝南王琏,宁王子也。姿容妍审,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自传授之。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音旨,每随游幸,顷刻不舍。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一朵,置于帽上笪处,三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上大喜,赐琏金器一厨,因誇曰:「真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
《唐语林》卷五〈补遗〉~457~
汝南王琎,宁王长子也。姿容妍美,明皇钟爱,授之音律,能达其旨。每随游幸,常戴砑绢帽打曲。上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乐家云:「定头项难在不动摇。」上大喜,赐金器一厨,因曰:「花奴资质明媚,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宁王谦谢,随而短斥之。上笑曰:「大哥过虑,阿瞒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不然须有深沈包育之度。若花奴,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而又举止淹雅,当更得公卿间令誉耳!」宁王又笑曰:「若如此,臣乃输之。」上曰:「若此一条,阿瞒亦输大哥矣。」宁王又谢。上笑曰:「阿瞒赢处多,大哥亦不用撝挹。」众皆欢贺。
典故
花气百和香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一〈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案:胡了切。】行云浮日光【皛皛行云无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典故 
花前月下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九〈老病〉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典故
花如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长恨传〉~3998~
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万数,无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焜耀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淡荡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典故
直北是长安
 
老年花似梦中看
 
老眼看花
 
花如雾
 
雾中相对
 
雾中看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三〈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饭食犹寒【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閒幔【娟娟戏蝶过开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愁看西北是长安】。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木兰坠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齐,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典故

《太平广记》卷五十八〈女仙三·魏夫人〉~36~
有女道士黄灵徽,年迈八十,貌若婴孺,号为花姑。特加修饰,累有灵应,夫人亦寓梦以示之,后亦升天。

例句

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

典故
花似镜中看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众生品〉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菩萨行品〉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典故
小车乘兴
 
小车万花引路
 
小车处士
 
小车行花影
 
花外小车

相关人物
邵雍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200~
熙宁三年,司马温公与王荆公议新法不合,不拜枢密副使,乞守郡,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后数月,神宗思之,曰:「使司马在朝,人主自然无过举。」移许州,令过阙上殿。公力辞,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遂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始与伯温先君子康节游。尝曰:「某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先生道学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公一日著深衣,自崇德寺书局散步洛水堤上,因过康节天津之居,谒曰程秀才云。既见,温公也,问其故,公笑曰:「司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留诗云:「拜罢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草软波清沙路微,手携筇杖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康节和曰:「冠盖纷华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风背河声近亦微,斜阳淡泊隔云衣。一双白鹭来烟外,将下沙头却背飞。」公一日登崇德阁,约康节久未至,有诗曰:「淡日浓云合复开,碧伊清洛远萦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和云:「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谓罚误君凝久,万花深处小车来。」又云:「天启夫君八斗才,野人中路必须回。神仙一语难忘处,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有安乐窝中诗云:「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公爱之,请书纸帘上,字画奇古,某家世宝之。公与康节唱酬甚多,具载击壤集。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至康节捐馆,公作挽诗二章,其一曰:「慕德闻风久,论交倾盖新。何须半面旧,不待一言亲。讲道切磋直,忘怀笑语真。重言蒙蹠实,佩服敢书绅。」记康节之言也。康节又曰:「君实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后公以康节之故,遇其孤伯温甚厚。公无子,以族人之子康为嗣。康字公休,其贤似公,识者谓天故生之也。公休与伯温交游益厚。公薨,公休免丧。元祐间方欲大用,亦不幸,特赠谏议大夫。公休有子植,方数岁,公休素以属伯温。至范纯夫内翰辈皆曰:「将以成温公之后者,非伯温不可。」朝廷知之,伯温自长子县尉移西京国子监教授,俾植得以卒业,因经纪司马氏之家。植字子立,既长,其贤如公休,天下谓真温公门户中人也。亦蚤死,无子,温公之世遂绝。
典故

《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二十二〈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姓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实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及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洛阳名园记·天王院花园子》
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
典故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九〈离俗览·贵信〉~302~
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遂不精;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岁时广记》一卷之一〈春景·花信风〉~20~
《东皋杂录》:「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也。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徐师川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又古诗云:『早禾秧雨初晴后,苦楝花风吹日长。』」
典故
花艳惊郎目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十一〈清商曲辞·西曲歌·襄阳乐〉~348~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通典》卷一百四十五〈乐典·乐五·杂歌曲〉~3703~
襄阳乐者,刘道彦为襄阳太守,有善政,百姓乐业,人户丰赡,蛮夷顺服,悉缘沔而居,由此有襄阳乐歌也。随王诞又作襄阳乐。诞始为襄阳郡,元嘉末仍为雍州刺史,夜闻群女歌谣,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其歌云:「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乐府·雍州曲三首·大堤〉~98~
宜城断中道,行旅亟留连。出妻工织素,妖姬惯数钱。炊雕留上客,贳酒逐神仙。
典故
月妖避仁杰
 
相关人物
武三思
 
狄仁杰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素娥〉~2866~
素娥者,武三思之妓人也。三思初得乔氏青衣窈娘,能歌舞。三思晓知音律,以窈娘歌舞,天下至艺也。未几,沉于洛水,遂族乔氏之家。左右有举素娥曰:「相州凤阳门宋媪女,善弹五弦,(「弦」原作「言」,据明抄本、许本、黄本改。)世之殊色。」三思乃以帛三百段往聘焉。素娥既至,三思大悦,遂盛宴以出素娥。公卿大夫毕集,唯纳言狄仁杰称疾不来。三思怒,于座中有言。宴罢,有告仁杰者。明日谒谢三思曰:「某昨日宿疾暴作,不果应召。然不笉丽人。亦分也。他后或有良宴,敢不先期到门。」素娥闻之。谓三思曰:「梁公强毅之士。非狎之人。何必固抑其性?再宴不可无,请不召梁公也。」三思曰:「傥阻我宴,必族其家。」后数日,复宴,客未来,梁公果先至。三思特延梁公坐于内寝,徐徐饮酒,待诸宾客。请先出素娥,略观其艺。遂停杯,设榻召之。有倾,苍头出曰:「素娥藏匿,不知所在。」三思自入召之,皆不见。忽于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素娥语音也,细如属丝,才能认辨,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由,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荡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某尝为仆妾,敢无情?愿公勉事梁公,勿萌他志。不然,武氏无遣种矣。」言迄更问。亦不应也。三思出。见仁杰。称素娥暴疾。未可出。敬事之礼。仁杰莫知其由。明日,三思密奏其事,则天叹曰:「天之所授,不可废也。」
典故
花映肉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虚名但蒙寒暄问】,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倾壶箫管理白发】【倾壶箫管动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蛟龙欲蜇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巳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國語辭典》:花鸟使(花鳥使)  拼音:huā niǎo shǐ
唐玄宗派遣挑选民间美女的使者。《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吕向传》:「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
《漢語大詞典》:花奴
(1).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 的小名。 琎 善击羯鼓。 唐 南卓 《羯鼓录》:“上( 玄宗 )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谓内官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一:“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 花奴 手未工。”参见“ 花奴鼓 ”。
(2).猫。 宋 王洋 《酬凌季文过杨仲诚》诗:“日筛竹影花奴睡,人度禾场吠犬惊。”
《漢語大詞典》:花奴鼓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 (小名 花奴 )善击羯鼓, 玄宗 尝谓侍臣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花奴鼓”。 清 吴伟业 《琵琶行》:“插柳停搊素手筝,烧灯罢击花奴鼓。”参见“ 花奴 ”。
《國語辭典》:月下花前  拼音:yuè xià huā qián
本指景色幽美的环境,后多指男女幽会谈情的美好情境。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想著他锦心绣腹那才能,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动情。」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二出:「你是瑚琏虹霓,怎做狐首鸿磐。休恋燕友莺俦,月下花前。」也作「花前月下」。
《國語辭典》:花乳  拼音:huā rǔ
1.待放的花苞、花蕾。唐。孟郊 杏殇诗:「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
2.本指煮茶时茶上的浮沤泡沫。后多指茶而言。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宋。苏轼〈和蒋夔寄茶〉诗:「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國語辭典》:花神  拼音:huā shén
1.司花的女神。《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损花害人,花神奏闻上帝,已夺其算。」《红楼梦》第二七回:「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2.花的精神。
3.善于种花的人。
分類:掌管精神
《國語辭典》:花王  拼音:huā wáng
牡丹。宋。张孝祥〈诉衷情。乱红深紫过群芳〉词:「花王自有标格,尘外锁韶阳。」
分類:花中牡丹
《國語辭典》:花信风(花信風)  拼音:huā xìn fēng
1.春天三月间,花开季节所吹的风。也称为「花风」。
2.由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有一花的风信。也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風)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花。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 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 《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漢語大詞典》:花妖
花的精怪。多指异于常态的奇花。 明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六:“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明 袁宏道 《惠安伯园亭看芍药开至数十万》诗之三:“百千新艳一时开,那遣花妖不下来。”清史稿·灾异志五:“凡恆风霾、晦冥、花妖……皆属之於土。”
分類:精怪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