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佳人绝世
 
倾人城
 
倾人情
 
倾北方
   
倾国风流
   
倾城国
 
倾城目
 
倾城色
 
名花倾国
 
国自倾
 
延年妹
 
思倾国
 
绝世歌
  
绝代北方人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李延年

参考典故
李延年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上·孝武李夫人〉~395~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唐·颜师古注曰:「非不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

例句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于濆 马嵬驿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刘希夷 公子行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刘方平 乌栖曲二首之一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吴少微 过汉故城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唐彦谦 牡丹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孟浩然 美人分香

窈窕凤皇姝,倾城复倾国。 张柬之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之一

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 徐凝 宫中曲二首之一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 李白 感兴六首之五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三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李白 阳春歌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 佳人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杜甫 听杨氏歌

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林宽 曲江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权德舆 广陵诗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权德舆 杂兴五首

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 武元衡 赠佳人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武平一 妾薄命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王维 扶南曲歌词五首之二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 王翰 飞燕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长恨歌

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为问倾城年几许,更胜琼树是琼枝。 薛能 舞者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海棠花谢捲帘看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三〈懒起〉
百舌唤朝眠【百舌恼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枕霞红暗澹】,泪粉玉阑珊【泪粉玉阑干】。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暖怜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典故
韩令裁成花丛

相关人物
韩愈


《酉阳杂俎》卷十九〈广动植之四〉
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韩知之,遂为街西假僧院令读书。经旬,寺主纲复诉其狂率,韩遽令归,且责曰:「市肆贱类营衣食,尚有一事长处。汝所为如此,竟作何物?」职拜谢,徐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紫、黄、赤,唯命也。」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曲,尽遮牡丹丛,不令人窥。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宽容人座。唯赍紫?、轻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乃填坑,白其叔曰;「恨较迟一月」。时冬初也。牡丹本紫,乃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字色紫分明,乃是韩出宫时诗。一韵曰:「云横泰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十四字,韩大惊异。
典故
河阳花
 
相关人物
潘岳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枯树赋〉~3927~
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典故
后土祠中玉蕊
 
天上人间惟一本
 
扬州独有
 

《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99~
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俗目为「琼花」,不知实何木也,世以为天下无之,惟此一株。孙冕镇维扬,使访之山中,甚多,但岁苦樵斧野烧,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伤之,作诗曰:「可怜遐地产,常化燎原灰。」近年京师亦有之,或云,乃李文饶所赋「玉蕊花」也。
典故
一生花里活
 
活计一生花里
 
蝴蝶一生花里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二〈秦宫诗〉
诗序:「汉人秦宫,将军梁冀之嬖奴也。秦宫得宠内舍,故以骄名,大噪于人。予抚旧而作长辞,以冯子都之事,相为对望,又云昔有之诗。」诗云:「越罗衫袂迎春风【越罗夹衫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人閒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飞窗复道传头饮】,十夜铜盘腻烛黄【半夜朦胧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案:同虓。】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白鹿清酥夜半煮】。桐英永巷骑新马【桐英永巷骑主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内屋珍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秦宫一生花里活】。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典故

《次柳氏旧闻》
兴庆宫,上潜龙之地,即圣历初五王宅也。上性友爱,及即位,立楼于宫之西南垣,署曰:「花萼相辉」,退朝与诸王游,或置酒为乐。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
典故
花萼宴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高盖·花萼楼赋〉~4032~
开元中岁,天子筑宫于长安东郛。有以眷夫代邸之义旧者,中宫起楼,临瞰于外,乃以花萼相辉为名,盖所以敦友悌之义也。银榜天题,金扉御阙,俯尽一国,旁分万里,崇崇乎实帝城之壮观也。是时海内宾荐之士,咸游仙署,驰神累日,以待问于有司。有司盛称兹楼,并命赋之,小子庸蔽,敢同颂美。
典故
栽花潘令
 
栽花潘岳
 
桃李一城春色
 
桃李河阳
   
河阳令
 
河阳满县花
 
满城花
 
满县花
 
潘令在河阳
 
潘令河阳
 
潘令县中花
 
潘令花
  
潘岳县
 
潘县花
  
种桃李
 
种花满县
 
花封贤令尹
 
花情似河阳
 
花成县
 
花明潘子县
 
花映河阳
 
花满县
  
要花满县

相关人物
潘岳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春赋〉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枯树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悽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简释

河阳一县花: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例句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三复 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到县馀花在,过门五柳闲。 刘长卿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 刘长卿 陪王明府泛舟

潘郎爱说是诗家,枉占河阳一县花。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 孙逖 丹阳行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崔国辅 白纻词二首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李贺 春昼

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 李贺 贾公闾贵婿曲

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李颀 寄綦毋三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杜甫 萧八明府堤外觅桃栽

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 武元衡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王维 送严秀才还蜀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

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卢纶 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罗隐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罗隐 送丁明府赴紫溪任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郎士元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雍陶 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鲍溶 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

典故
相关人物
黄灵徽


《太平广记》卷五十八〈女仙三·魏夫人〉~36~
有女道士黄灵徽,年迈八十,貌若婴孺。号为花姑,特加修饰,累有灵应。夫人亦寓梦以示之,后亦升天。玄宗教道士蔡伟编入后仙传。大历三年戊申,鲁国公颜真卿重加修葺,立碑以纪其事焉。
典故
姝姬笑
 
斩美人
 
楼前斩爱姬
 
楼头斩美人
 
沙其姬
 
笑杀楼上人
 
笑躄
 
美人笑客
 
美人笑躄
 
花间笑躄

相关人物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5~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例句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若教粗及红儿貌,争取楼前斩爱姬。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十三

典故
太液池
 
妖妃污太液
 
真妃解语
 
花解语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典故
花开陌上
 
陌花遗曲


《苏轼诗集》卷十〈陌上花三首〉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苏轼诗集》卷十〈陌上花三首〉其一
〈陌上花三首〉其一:「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苏轼诗集》卷十〈陌上花三首〉
〈陌上花三首〉其三:「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典故
花魁柳冠


《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
某年少常结豪族,为花柳之游,竟畜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膻,无不获者。时靖恭坊有姬字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予时数辈富于财,更擅之。
典故
花枝交镜里
 
花面交相映


《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菩萨蛮十五首〉
〈菩萨蛮十五首〉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國語辭典》:倾国(傾國)  拼音:qīng guó
1.倾覆邦国。指亡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2.形容非常美丽。参见「倾国倾城」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后亦代指极美丽的女子。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3.全国。比喻人数极为众多。唐。杜甫〈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城(傾城)  拼音:qīng chéng
1.倾覆邦国。《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北史。卷十四。后妃传。论曰》:「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城倾国(傾城傾國)  拼音:qīng chéng qīng guó
形容非常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如:「她倾城倾国的美貌,迷倒众生。」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国语辞典》:绝代佳人(绝代佳人)  拼音:jué dài jiā rén
形容姿容出色的美女。唐。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宋。辛弃疾〈满江红。绝代佳人〉词:「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也作「绝世佳人」、「绝色佳人」。
《漢語大詞典》:潘岳花
见“ 潘花 ”。
《漢語大詞典》: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琼花(瓊花)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
《漢語大詞典》:花萼楼(花萼樓)
唐玄宗 于 兴庆宫 西南建 花萼相辉之楼 ,简称 花萼楼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玄宗 於 兴庆宫 西南置楼,西面题曰 花萼相辉之楼 …… 玄宗 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五:“ 花萼楼 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鬭腰肢。”《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紫荆枝下还家日, 花萼楼 中合被时。”亦省称“ 花萼 ”。 唐 杜甫 《骊山》:“ 驪山 絶望幸, 花萼 罢登临。”
《國語辭典》:河阳(河陽)  拼音:hé yáng
1.阳,山之南、水之北。河阳泛指河水之北。《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二》:「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2.地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3.晋朝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故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潘安县(潘安縣)
古代 河阳县 的别称。 晋 潘岳 (字 安仁 )曾为 河阳 令,故称。 唐 杜甫 《花底》诗:“恐是 潘安县 ,堪留 卫玠 车。” 仇兆鳌 注:“ 晋 潘安仁 为 河阳 令,县皆树花。”参见“ 潘令 ”、“ 潘安 ”。
分類:潘岳安仁
《漢語大詞典》: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花县(花縣)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國語辭典》:花姑  拼音:huā gū
1.司花的女神。参见「女夷」条。
2.妓女。元。朱庭玉〈夜行船。无限莺花慵管领套。庆宣和〉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也称为「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