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灯 → 镫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花灯(花燈)  拼音:huā dēng
1.各种彩饰的灯。多指元宵节所悬挂供人欣赏各式的灯饰。《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摧。」《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院内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札成,精致非常。」
2.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参见「花灯戏」条。
《国语辞典》:荷花灯(荷花灯)  拼音:hé huā dēng
糊成荷花形状的灯笼。里面点上蜡烛,可以提持。多见于中元盂兰盆会。
《國語辭典》:花灯戏(花燈戲)  拼音:huā dēng xì
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一般无故事情节,无固定角色,音乐结构短小,节奏鲜明,曲调流畅,是由民间玩耍花灯的歌舞发展而成。也称为「花灯」、「茶灯」。
《漢語大詞典》:闹花灯(鬧花燈)
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阮章竞 《漳河水》诗:“迎新年,接新春,准备十五闹花灯,街口都搭起彩楼门。”
《漢語大詞典》:赛花灯(賽花燈)
元宵节前后,展出各种彩灯,争奇斗胜,谓之“赛花灯”。《水浒传》第六六回:“豪富之家,各自去赛花灯。”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我想,就是报上所记的‘人山人海’去看枭首示众的头颅的人们,恐怕也未必觉得更兴奋于看赛花灯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