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毛虱(毛虱)  拼音:máo sh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肉色,形扁圆,寄生于人身腋毛等处,吸人血,并为传染病的媒介。
《国语辞典》:毛蜞  拼音:máo qí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血脚蟹科。为淡水蟹类。全身微红,体表上长满黑色细毛,螯比脚小,栖息于石缝中,其繁殖期为秋冬相交之际。
《国语辞典》:上颚(上颚)  拼音:shàng è
1.脊椎动物的上颌。即口腔的上壁。
2.某些节肢动物的第一对摄取食物的器官。生在口两旁的上方。成体时坚硬如骨,为咀嚼利器。
《国语辞典》:青蜂  拼音:qīng fē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青蜂科。体圆柱形,长约一公分左右,色青蓝,有矿物性光泽。触角分十三节,呈锯齿状。复眼卵形,翅暗色,雌者尾端有毒刺。幼虫寄生于细腰蜂、花蜂的巢中。
《国语辞典》:蝶类(蝶类)  拼音:dié lèi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幼虫食作物叶,成虫化蛹,羽化成蝶。如凤蝶、黄蝶、粉蝶等皆属之。
《国语辞典》:飞虱(飞虱)  拼音:fēi sh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稻虱科。形态特徵是后脚胫节末端具有扁形可动的胫距,一般常见的种类,体长约一公分以下,吸食水稻等植物的茎液维生,为害甚大。
《国语辞典》:铗脚(铗脚)  拼音:jiá jiǎo
节肢动物呈铗形的足肢,称为「铗脚」。呈齿状或刀状,可用来捕食动物、撕裂食物或当作战斗的武器,如螃蟹的铗脚。
分类:节肢动物
《国语辞典》:鸡虱(鸡虱)  拼音:jī sh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小而扁平,浅黄或深褐色,没有翅膀,口器发达,多寄生在鸡的羽毛中,吃羽毛及脱落的皮。鸡长了鸡虱,体重减轻,产卵减少。也称为「食毛虫」、「羽虫」、「羽虱」。
《国语辞典》:鲎科(鲎科)  拼音:hòu kē
节肢动物门节口纲剑尾目动物的统称。躯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尾剑,有关节相连。头胸部有半圆马蹄形之背甲覆盖,腹部内凹,脚须与脚分六节,颊角则分三节。出现于距今约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今之鲎科仅存三属五种。
《国语辞典》:果蝇(果蝇)  拼音:guǒ yí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体褐色,翅大,上有淡灰色斑纹,喜在腐烂的水果与发酵物周围飞舞,对番石榴及各种热带水果有害。遗传学上常用它做实验的材料。
《国语辞典》:海蛆  拼音:hǎi qū
动物名。节肢动物甲壳纲。体椭圆,长七、八公分,触角两对甚长,脚六对,行动甚速。群居于海滨,白天潜伏隐蔽处,夜间外出觅食。
《国语辞典》:长脚蜂(长脚蜂)  拼音:cháng jiǎo fēng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膜翅目长脚蜂科。体黑色,头大,胸椭圆形,腹圆锥形。足长,密生绒状粗毛。以成虫越冬,能经营简单的社会生活。
《国语辞典》:长臂虾(长臂虾)  拼音:cháng bì xiā
动物名。一种节肢动物。甲壳纲十脚目长臂科。头胸部短而肥;第二对胸足,粗而长,约为体长的三倍。多生活于近岸的海水区或江河里,可供食用。
《国语辞典》:缘椿象(缘椿象)  拼音:yuán chūn xiàng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体色褐或赤褐,头及复眼皆小,触角粗,吻长,腹部左右甚扩张,两旁呈刃状,体长约五分,多栖于菊科植物,吸液汁为害。
《国语辞典》:蜘蛛纲(蜘蛛纲)  拼音:zhī zhū gāng
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以书肺、气管或二者行呼吸作用,头胸节有成对铗角、须脚及四对步足,无复眼、腹部无外鳃及运动性附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