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摄(自攝)
自行节制。西京杂记卷五:“ 齐 人 刘道强 善弹琴,能作单鵠寡鳧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分類:自行节制
《漢語大詞典》:节酒(節酒)
(1).节制饮酒。晋书·胡毋辅之传:“以家贫,求试守 繁昌 令,始节酒自厉,甚有能名。”《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恶,憎而知善。”
(2). 江 南旧俗,称冬至前夕饮酒为节酒。 清 顾禄 清嘉录·冬至大如年:“﹝冬至﹞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
《漢語大詞典》:违节(違節)
(1).违背制度、法规。 汉 贾谊 《旱云赋》:“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违节。”
(2).不听节制。南史·羊希传:“ 希 以 沛郡 刘思道 行 晋康 太守,领军伐 俚 。 思道 违节失利, 希 遣收之。”按,宋书·羊希传作“ 思道 违节度,失利, 羊 遣收之”。
《國語辭典》:手滑  拼音:shǒu huá
惯行其事,难以自制。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人事二》:「诸公劝人主法外杀近臣,一时虽快意,不宜教手滑。」《通俗编。身体》:「武宗欲诛杨嗣复。李珏、杜景见李德裕曰:『天子年少,不宜手滑。』」
分類:节制
《漢語大詞典》:节趋(節趨)
(1).进止。《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吕向 注:“节,止;趋,进也。”
(2).心意的节制与趣向。汉书·冯奉世传:“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疑生无常,惑生不知所从;亡常则节趋不立,不知所从则百姓无所错手足。” 颜师古 注:“趋,读曰趣。趣谓意所嚮。”
《漢語大詞典》:检制(檢制)
约束节制。后汉书·陈俊传:“﹝ 陈俊 ﹞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新唐书·李岘传:“﹝ 李峴 ﹞顿首帝前,极言其恶,帝悟,稍加检制, 辅国 由是让行军司马,然深衔 峴 。”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先生幼而端重,动止异於常儿,长而益自检制,终日危坐,言笑不妄。”
分類:约束节制
《漢語大詞典》:节劳(節勞)
谓有所节制,不过分劳累。 清 朱之瑜 《与奥村庸礼书》之十八:“然途中饮食起居,亦宜节劳自爱。”《人民的好总理·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一九七二年 周总理 患病后, 毛主席 一直非常关心,经常询问病情,多次指示要注意护理,注意营养,注意休息,要节劳。”
《漢語大詞典》:限节(限節)
(1).限制,节制。朱子语类卷六一:“如 紂 之酒池肉林,却是富贵之极而不知限节之意。”
(2).尺度,标准。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州郡有定所,人莫不知,姑借之以为限节也。”
《漢語大詞典》:节取(節取)
(1).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 杜预 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 明 唐顺之 《与陈苏山职方书》:“言之缕缕,殊愧词不能达意也……幸赐裁酌而节取之。”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四章二:“故《章句》《或问》而外, 朱 门诸子所记师言,过口成酸,读者当知节取。”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读书敏求记〉校本》:“见闻既博,辨别尤精,但以板本而论,亦可谓之赏鑑家,则仍未尝不节取之。”
(2).有节制地收取。晏子春秋·问上七:“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上无骄行,下无諂德。”
(3).节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启祯野乘:“《万石园记》亦有可节取者,仅资谈助,略録於后。” 叶圣陶 《文章例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前面的文章是 徐志摩 先生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的一部分,全篇太长,只能节取。”
《漢語大詞典》:亡节(亡節)
没有节制。《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元年九月日蚀,酒亡节之所致也。”
分類:有节节制
《漢語大詞典》:节性(節性)
谓节制性情。书·召诰:“王先服 殷 御事,比介于我 有周 御事,节性,惟日其迈。” 吴澄 注:“节,裁抑之也;性,气质之性。” 梁启超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頡德 以为人类之进步,必以节性为第一义。节性者何?有宗教以为天然性之制裁是也,苟欲合羣也,欲进化也,必不可不受此制裁。”
《漢語大詞典》:养欲(養欲)
(1).犹纵欲。谓听任欲望滋长而不加节制。晏子春秋·问上二:“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 张纯一 校注:“养,长也。”
(2).满足欲望。战国策·赵策二:“今 胡 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 墨翟 务本节用之训, 荀卿 养欲给求之论……济济彬彬,各明一义。”
《漢語大詞典》:节量(節量)
节制度量,限量。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欲多还所受,恐天恩不听许,节量所留,於臣 畅 饶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何驃骑 作 会稽 , 虞存 弟 謇 作郡主簿,以 何 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漢語大詞典》:臣制
(1).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新唐书·李抱真传:“而 希烈 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
(2).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晋书·贾充传:“若如 充 议,服子服,行臣制,未有前比。宜如 恂 表, 攸 丧服从诸侯之例。”
《漢語大詞典》:收悲
犹言节制哀伤。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分類:节制哀伤